李曉默和龍飛翻身上馬,見李朝暉帶著護衛們也要跟上,李曉默道:“朝暉,你和護衛們都留在這裏,等到天黑的時候護衛著高大嬸她們回城。”李朝暉道:“可是國主,你們……”
李曉默道:“這島上又沒有敵人,你還擔心有人會對我們不利?”
李朝暉不服氣的爭辯道:“之前不是已經有人對王爺動過手了。”
李曉默道:“那人不是已經被你們開刀問斬了嗎!好了好了,朝暉,你不用說了,有楚王在,足以保護我的安全,你就別擔心了。”
李朝暉訕訕地點了點頭。
李曉默和龍飛駕著馬匹,向著承天府的方向緩緩而行。李曉默回頭看了眼,見李朝暉沒有跟來,鬆了口氣道:“這個朝暉真是個死心眼。”
龍飛啞然失笑,道:“人家這也是為你的安全著想,你這丫頭不領情也就算了,還要在背後編排他。”
李曉默俏皮地衝龍飛吐了下舌頭,龍飛笑了笑,忽然問道:“你剛才為什麼要交待朝暉等到天黑才護衛高鎮長她們回城?”
李曉默道:“出城的時候那些老兵們就說了:他們今晚要挑燈夜戰,所以高鎮長她們也決定在那裏守到天黑再回城。”
龍飛感慨道:“鬥誌可嘉。”
農曆九月三十這一天,城東的那片平民住宅區基本上已經竣工,兩萬多已經恢複了漢家衣冠發式的青壯興山移民,此刻正和他們的家人聚集在自家宅院內,一邊吃飯一邊看著自家的新房,雖然隻是簡易的一棟小宅院,他們臉上卻無不流露出滿足的表情。
此前,政府已經很爽快地兌現了當初在興山縣城中許下的承諾,他們每戶都分到了三十畝土地,這幾天時間,他們忙於建房,家中的老人和女眷們則將土地仔細地翻了一遍,過兩天他們就會在自家田地附近另建一棟新房子,
前幾天來了不少府尹衙門的人,挨家挨戶地走訪調查,把所有人的名字都記錄了下來,說是弄什麼信息登記。據說現在衙門裏根據收集而來的這些信息,正在加班加點地趕製土地使用證和房屋地契,過幾天製作完畢之後,衙門會通知所有分到了田地的移民們前去領取。
雖然他們也聽說了土地依舊是歸國家所有,而不是自家所有,隻是國家授權交給他們使用,提供的耕牛和生產工具也要償還,可是那又怎麼樣,國家對他們已經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了,不僅無償地在城內為他們劃出塊地皮,還提供了部分建築材料讓他們建房,而且這幾天又傳出一條爆炸性的新聞:據說是華夏國國主主動宣布廢除了皇糧國稅,也就是說他們這些耕地為生的泥腿子以後從地裏收獲的糧食全是自家的,不用再向衙門交納各種賦稅了,這種聞所未聞的新鮮事讓這些升鬥小民都感到異常震撼。
不到一天的時間,這條消息就傳遍了整座城,傳播這條新聞的人言之鑿鑿,說得有鼻子有眼,各家的老人們對此消息基本上都是嗤之以鼻,畢竟皇糧國稅這東西已經根深蒂固地一直沿襲了好幾千年下來,之前那麼多王朝就沒有哪一個會主動宣布免除的。
年輕人們卻是和老人們截然相反的態度,這些年輕人們大多都有著一顆異常淳樸的感恩之心,經曆了建房和分田這兩樁事,他們對這個新成立不久的華夏國政府的信用深信不疑,同時心存感激。
盡管他們由於家境的原因,沒能上過一天學堂,但是卻敏銳地感覺到這個新成立的國家與那個什麼大清朝廷截然不同,在興山縣的時候,有哪位官老爺會將他們這些最底層的賤民放在眼裏?那些地主老財更是將他們當做牛馬一般,任意欺淩,敲骨吸髓。
隻有這個華夏國是真真正正地將他們當做人來對待,而且是真心為他們謀福利,這一點他們能感覺得到。所以他們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了華夏國政府的鐵杆擁護者,將自己今後的命運和華夏國政府緊緊地連到了一起。
城南,國家科學院和軍械部這兩座大宅院也已經落成。
五萬現役衛國軍陸軍將士正整齊地列著方陣,方陣旁有一群工匠,方陣對麵主席台後麵是李曉默、姚啟聖、柳如是、宋應星和一群宋家後輩、戴蒼戴梓父子。
李曉默道:“陸軍兄弟們,全賴你們這些天的苦幹,國家科學院和軍械部的辦公場所才得以提前完工,你們辛苦了。我在這裏感謝你們了。”說完對著陸軍將士們深深鞠了一躬,左右的人也跟在李曉默後麵彎下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