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你給我等著(1 / 2)

鄭小娥說的是實話。

當初她把原主做的繡品賣了四文錢,這對當地來說,價格確實不算低。

白瑞雪聞言,隻點點頭道:“嗯,好的,這下我心裏就有譜了。”完了之後,她又有些為難的問,“鄭姨,最近我想找人壘個豬圈,你能不能幫我找幾個人幫忙。”

她的話音才落,原本在和小豆丁一起嬉笑玩鬧的秦小山,便立馬插話道:“壘豬圈這種事不用麻煩別人,俺和哥哥,爹爹就足夠了。”

聽了他的話,白瑞雪忍不住笑道:“你不是崴了腳嗎?可好些了?”

為了證明自己的秦小山,緊接著就從自家矮牆上利落翻下。腳步輕快地跑到白瑞雪跟前,笑著道:“好了啊,俺家有藥酒,治療這種小毛病可厲害了。”

說著,他還圍著白瑞雪跳了一圈,繼續道:“子衿姐姐,壘豬圈的事,就交給俺們吧,保證讓你滿意。”

和有些笨嘴拙舌的哥哥比較起來,秦小山顯然要活潑的多。

自此,白瑞雪終於點頭應承下來,笑著說:“好啊,我就等你們的好消息了。”

見她答應了,秦小山竟比她表現的還要興奮,忙笑著往後山跑去。

估計是和秦忠說這件事去了。

他一走,鄭小娥才表現出內心的擔憂來:“瑞雪,村裏人的閑話都傳成那樣了,你怎麼還敢和他們來往。要鄭姨說,咱們還是另外找人壘豬圈吧。這種小事,鄭姨找誰都行。”就是不能找秦家人。

那是鄭小娥沒有說出口的言外之意。

白瑞雪對此卻毫不在意,隻歪著頭問:“要事事都聽村裏人的口舌來做,我恐怕早就帶著妹妹去找我娘投胎了。”

真是話糙理不糙。

要知道,在白母剛剛出事的時候,白瑞雪姐妹也沒少受人口舌。

尤其在白母去世之後,這種口舌也演繹的愈演愈烈。

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女孩,帶著一個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一起在四處漏風,一貧如洗的茅屋過日子,隨便想想都讓人覺得揪心。

那時候幾乎所有人斷定,用不了多久,姐妹倆不是餓死,就是被逼的低頭,回到白家另謀出路。

偏生那些人伸著脖子等了一天又一天,姐妹倆不僅沒有按照他們原先設想的方向發展,反而就這麼過起了日子。

雖說兩個人瘦的皮包骨,穿的比逃荒乞丐都不如,可不能否認的是,她們倆都比前些年長大了不少。

尤其小豆丁,個頭更是竄的飛快,眨眼都到成人腰那麼高了。

緊接著,白瑞雪又安慰道:“鄭姨不用為我們擔心,我身正不怕影子斜,那些吐沫星子影響不到我。”

見白瑞雪已經下定決心這樣做,鄭小娥也不再多說什麼。簡單交代了一些事後,便回家去了。

留下白瑞雪自然不會過多的理會其他人,隻等秦忠從山上回來後,就和他商量一下壘豬圈的事情。

秦忠果然痛快的答應,還說什麼時候都行。

隻是他很快又充滿了為難,支支吾吾的說道:“子衿姐姐,上一次俺們給你惹了不小的麻煩,這次俺怕還會招人說閑話。”

和秦忠的百般顧忌比起來,白瑞雪就顯得大方很多。

“嘴長在他們身上,想說就說唄。可耳朵長在咱們身上,有些話不想聽,誰也奈何不了。秦叔放心,現在應該不會再鬧出先前那樣的花樣了。”說著,她眨眨眼,笑嘻嘻的道,“就算有人來,我也有辦法治他們,隻要秦叔按照我說的做就行。”

二嬸秦氏剛剛受了打擊,相信最近幾天不敢再來蹦躂。

再加上她現在對村長家有恩,看村長媳婦翟氏那說法,以後她們姐妹在村裏想要橫著走都沒問題,誰要咱是村長家的大恩人呢。

有了這兩個變故,其他的跳梁小醜就再掀不起大浪來。

“好嘞,子衿姐姐放心吧,保證讓你滿意。明兒個正好初六,咱們明兒個就開工。”秦忠痛快應了。

在大魏有個習俗,開工動土都是大事,不僅要扯紅布放鞭炮,還要選日子三六九。

紅布家裏有,前些天從鎮上買回來的,用來做繡品的碎底布中,白瑞雪有看見紅色的。

至於鞭炮,就可以免了。

男孩子或許喜歡那個,作為一個女兒家,她真心覺得花錢聽個響是真正的糟踐錢。

有買鞭炮的錢,倒不如給子衿扯身好衣裳。

瞧瞧她們家的小豆丁,穿的和個小叫花子似得。

不管是原主還是小豆丁,以前穿的衣服大都是村裏人施舍來的。

那些衣服布料好不好另說,主要是不合身。

她們兩個都是沒長大的孩子,穿起這些長袍馬褂,就和戲台上唱戲的差不多。

好在原主也不是個懶惰的,那些衣裳多半經過她的拆剪修改,整的是比原先合身不少,可早已磨損的布料,卻是無論如何都遮不住的。沒辦法,隻好補丁摞補丁的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