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1 / 2)

後來,他們果真沒有再繼續在姑蘇城中待幾天,很快就坐著馬車離開了姑蘇城。

也正是在兩天之後,江南總督果真帶人來訪姑蘇城,光是排場就有上百人,後麵又跟著一排軍隊。這哪兒是來探訪的?分明就是來給他下馬威的。

賀淵扶正了自己頭上的官帽,挺直了因為年邁而佝僂的身軀,擺足了古國一品大員才有的底蘊和氣勢,打起精神對身旁的人說道:“走著!去迎接總督大人。”

要不是為了肅寒和仲承鬆壓根就不愛坐船,蘇袖早就乘船前往柳州了。

與昨夜裏拚命逃離這兒的狀況不大一樣,今天三人沒了那種緊張的心情,一路上倒是輕鬆自在得很。不過這次他們卻不止是三個人出行,隨行的還有老夫人硬塞過來的紅裳。

拆散青流和紅裳這對姐妹也並非是蘇袖的意思,可師父自從聽說她要自己白手起家之後,心中就一直掛念著此事。

雖然沒有瞧見姐妹分離時痛哭流涕的場麵,不過蘇袖自然明白背井離鄉的難處,一路上對紅裳多有照顧。

“你放心吧,等我的繡坊辦起來,什麼時候不缺人了,你想回去就回去,我又不是剝削下人的地主,自然不會扣著你不放。”

紅裳那點思鄉情很快就被蘇袖的話給衝淡了,她揚起頭來看著蘇袖,充滿感激地一笑:“多謝蘇姑娘。臨走前,老夫人一再囑咐我一定要好好幫姑娘把繡坊整頓好,看來蘇姑娘和老夫人的感情真是深厚。”

蘇袖摸著臉頰上貼著的麵紗,若有所思地說道:“我是被師父撿回繡坊的,從小到大都是師父她老人家在照顧我。從衣食住行,到刺繡教學,師父待我就如同親生母親一般。”

紅裳瞬間了然,怪不得她們看起來比母子還要親呢。

不過有一點紅裳很是不解:“既然如此,為何在繡坊落難的時候,你要離開姑蘇繡坊呢?”

去往柳州的馬車搖晃顛簸得厲害,仲承鬆閉著眼睛坐在馬車門口邊熟睡,而肅寒則是在馬車外戒備地打量著路上的狀況。

蘇袖睨了仲承鬆一眼,道:“並非是我在繡坊落難的時候選擇離開,而是我落難了才連累了繡坊。我知道師父不會怪我,可姑蘇繡坊有這麼一番波折,與我有扯不脫的幹係。”

“不懂。”紅裳搖了搖頭。

隻見蘇袖的眼眸一彎,輕聲道:“等到了該懂的時候,你自然會明白。”

紅裳點了點頭,隨即又提出一個要求:“我能……看看你的臉嗎?”

蘇袖好歹也是在江南待過一段時間的,在離鄉之前,她亦是城中很有名的繡娘。重新戴上麵紗,也不過是為了讓那些見過她的人認不出她罷了。

既然是在馬車上,摘下麵紗透透氣也無妨。

於是,蘇袖便將臉上的白紗取了下來,衝著有點傻愣的紅裳一笑,摸著下巴和頸間已經不太明顯的淡痕不自覺地喃喃道:“也不知道這些疤什麼時候能淡去……”

疤?蘇姑娘這是受了傷?紅裳眼睛眨也不眨地看著她,欲言又止。

這時,突然就聽見一直閉目養神的仲承鬆開口說道:“再問白濯斐討些藥膏來,擦上幾日就可以恢複如初了。”

蘇袖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夫君很在意我的容貌?”

仲承鬆一噎,隻覺得她話裏有話。

不在意是假的,他費勁心思想讓蘇袖的傷疤淡去,也隻是想彌補他心中的那點愧疚罷了。明明答應要好好照顧她,結果還是讓她身陷那般處境,仲承鬆滿心的自責。

不過……

“你夫君像是這麼膚淺的人嗎?”

蘇袖哂笑,將目光投向了馬車的窗外。

回鹽城的路上順風順水,比來時還要順利。為了不讓紅裳整日沉溺在離鄉的愁緒中,蘇袖勸她多看看沿途的風景。

“你應當是很少出過姑蘇城的吧?”

紅裳點頭應:“是。”

“那這一路上的海景,你可得好好看看。”

此時他們已經到了柳州的碼頭上,肅寒和仲承鬆正在同船夫交涉,雖然沒有等到送他們來柳州的船夫,不過有幾艘船是直達鹽城的,這倒也讓眾人多少有點喜悅。

紅裳仍舊是那副萎靡不振的樣子,小聲說道:“碧湖水景我看得多了……”

“可海景你卻不一定見過。”蘇袖見仲承鬆朝著她們揮了揮手,便在船夫的帶領下,牽著紅裳的手上了船。

“海浪洶湧時,船會顛簸。遇上陰雨天,還會有海魚躍出海麵。天氣晴朗時,海麵多是風平浪靜,這時就可以問船家要上一根釣竿,一隻魚簍,坐在船頭或者船尾,盡享海釣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