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一)(3 / 3)

“王爺!”

“王爺!”

重盾“龜殼”內,副將和護衛忙去扶黃山王。

黃山王沒有時間多想,甚至來不及起身,便扯著嗓子高呼:“投降!我們投降!我要見大周皇帝!”

不投降,他的黃山軍都要死在這裏。

投降……還有一條命可以留下,早晚都是要投降的,不如早一些,也讓將士們少死一些,少添一些孤兒寡母。

沈良玉沒有想到這黃山王喊降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這才上了弓箭手,他們白家軍還沒有施展開,更別提什麼亮出虎鷹軍的真能耐。

箭雨停歇,黃山軍丟下手中兵器,繳械投降。

黃山王也從已經被射成刺蝟一般的中盾“龜殼”之中,被人攙扶著站了起來,黃山軍也都朝著黃山王的方向聚攏……

不間歇的箭雨過後,山道之內,盡皆黃山軍的屍身。

隻見,那高坡之上,有一身著銀甲戎裝的身影,騎馬走出林立的高樹,手持弓箭立在陡坡之上,居高臨下朝他看來。

月光似銀霜,落在她的身上,雖然距離隔的甚遠,黃山王依舊感覺到了女子的令人驚心動魄的容顏輪廓,好似遺世獨立在那聖潔光明之中,又讓人覺得那樣的高高在上,矜貴逼人。

元和三年三月二十六,燕國黃山王率兵出城,欲與大周交戰,被伏於玉鳴山道,慘敗收場。

同月二十七,東夷國水師大敗燕國水師,登陸燕國國土,一鼓作氣奪下兩城,勢如破竹繼續向燕都行進的消息,傳回燕都,燕人盡知,燕國氣數已盡。

吉安王與黃山王,一死一被俘的消息,很快在燕國傳開。

最先收到消息的永嘉王,痛定思痛之後,明白大周皇帝一統天下的決心,自覺沒有能力同大周相抗衡,交兵權,攜全家隨同燕帝天使前往燕都,隻求能保住自家性命和家財。

藩王之中兵力最厲害的西平王、吉安王都已經死了,即便是他們奮起反抗,這大周皇帝必定也是要派兵剿滅,大燕整個國尚且不能同大周抗衡,他們又能堅持多久,最後說不定還是會落得身死家破的下場。

夷陵王收到吉安王死訊和黃山王一夜戰敗的消息後,沉默了良久,與桐丘王商議一同入燕都,不再僥幸妄圖與大周一戰。

元和三年四月初九,大周皇帝率大周重兵抵達燕都,燕帝慕容瀝、燕國攝政王慕容衍,率百官,銜璧牽羊,出城相迎,正式降於大周,燕國宣告滅亡,大周也在短短數年,完成了天下一統之偉業。

於此同時,已攻下燕國四城的東夷國使臣在燕都麵見大周皇帝,表明了東夷國完全臣服大周,既燕國已歸順大周,東夷國自當無任何條件撤兵。

白卿言在燕國皇宮之中,終於見到了自己的三妹白錦桐。

銅燈火苗簇簇搖曳的大殿內,蕭容衍和慕容瀝,看見一身男裝英姿颯颯的白錦桐出現在視野裏,竟真的瞧不出這白錦桐是為女子。

“長姐!”白錦桐進門,先同自家長姐行了禮,而後轉而看向蕭容衍,喚了一聲,“姐夫……”

慕容瀝明白,今日是自家人見麵,故而乖巧起身同白錦桐行禮,卻想不明白應當稱呼白錦桐什麼,便道:“三姑娘!”

白卿言同白錦桐招手:“阿玦還得去處理一些事情,晚點兒你們就能見到了。”

白錦桐眼眶發紅,快步小跑到白卿言身邊,鄭重同白卿言一禮:“恭賀長姐,一統天下……”

“是恭賀我們,終於達成了心中所願!”白卿言笑著看了眼蕭容衍和慕容瀝,“我們齊心協力,這天下方能一統,錦桐……委屈你了!”

白錦桐搖頭:“長姐知我,如今辦成男裝,做生意……為大周搜集情報,我是很願意的!”

“此次,若非你及時將燕國宗族和藩王聯手的消息送回大都,送到你長姐的手中,燕國怕是要添更多戰火!”蕭容衍開口,“你居功至偉。”

“若非三姑娘及時傳信,我是否能活下來不說,九叔來不及趕回來,我母……我母後被宗親和藩王利用,燕國將士盡皆會成為……為藩王宗親賣力的殺器,百姓會更加苦不堪言。”慕容瀝也道,“九叔說的對,三姑娘居功至偉。”

白卿言笑著摸了摸白錦桐的腦袋:“這次回去,就該封王了!三嬸肯定高興!”

讓白錦桐出門經商時,白卿言曾說過……白錦桐的造化,就是白家的造化!

而此次,大周能滅燕最關鍵的,便是白錦桐將消息送回了大都城,大周提前重兵壓境,才打了那些藩王一個措手不及。

元和三年四月初十,大周皇帝封燕帝慕容瀝為燕山王,封燕國攝政王慕容衍為燕襄王,攜燕山王、燕襄王啟程,返回大都。

大周護國王所率一路大軍與鎮南王所率一路大軍亦啟程返回大都城,定於玉帶與大周皇帝彙合。

大周鎮國王、輔國王所率一路大軍,在燕國邊界與大周皇帝彙合,護大周皇帝返回大都城。

帶著東夷軍踏上燕國國土的沈青竹和肖若海聞訊,帶東夷軍撤兵返回東夷。

隨同白卿言一起從燕國回來的,還有之前負責燕地周域的大周司空沈天之,還有薛仁義。

重兵護衛大周皇帝回大都城那一路,百姓夾道相迎,跪地山呼萬歲,盼著能一睹這位……再次將這片被戰火侵襲已久土地一統的皇帝。

而他們的皇帝坐於雕刻日月恢宏,萬物複蘇的浮雕馬車內,他們沒有瞧見他們陛下騎馬的颯颯英姿,也未曾看到傳聞中的那位鎮國王、輔國王和忠國王的身影,騎馬走在最前的,是大周皇帝的四妹高義王,也是少年英姿,盡管年紀不大也是盡顯巾幗之威勢。

白卿言這一路翻看奏折,與蕭容衍、白卿瑜和白錦繡、白錦桐、白卿玦、慕容瀝、沈天之,商議一統之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