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三)(3 / 3)

慕容瀝紅著眼道:“燕國國政多有不足,賭國時間雖不長,可瀝也能窺見一二,大周國策國政有利於民,瀝……甘願歸順大周!隻望……百姓從此得享太平,世間再無戰事!”

白卿言頷首,與慕容瀝將青銅酒樽內的酒飲盡。

春桃捧著酒壺碎步上前,為白卿言添了酒,又退至一旁。

“這杯酒,敬平安歸來的將士們!”白卿言舉著酒杯,轉向洪大夫舉杯示意,又看向被她請入大都城的大夫們,“也敬隨朕入疫城,救治百姓的大夫們!你們是英雄!”

從燕國歸來,曾經想過要逃走的大夫心中汗顏,出列高聲道:“我等……行醫救人,乃是本分,比不得戰士為一統而舍命,和敢同將士們共稱英雄,陛下抬舉了!”

“先生這話,白卿言不敢苟同!”白卿言笑著擺了擺手,鄭重道,“上了戰場的將士……是英雄,是為保家為國,護衛百姓性命邊陲安寧!敢於去大疫之城的大夫們更是英雄,懸壺濟世,治病救人,護衛的也是百姓的性命和安寧!這杯酒……敬你們,也敬我大周臣民人人都有的英雄氣概!百年後,我們都會化成一捧黃土,可我們大周人的英雄氣概,永垂不朽!”

那大夫聞言,以袖試淚,哽咽高呼:“大周永垂不朽!”

“大周永垂不朽!”

“大周永垂不朽!”

大殿前朝臣和將士的山呼聲,驚天動地,震耳欲聾,讓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蕭容衍幽邃的眸子注視著那一身帝服,仿若立在雲端之處的女子,就立在烈火驕陽之下,周身鎏金光輝,手中端著金燦燦的青銅酒樽,眉目含笑朝他看來。

這太平來之不易,白卿言與他自然希望能永垂不朽……

可正如白卿言曾經對他所言,功德有厚薄,期質有修短,時世有中季,天道有盛衰,他們隻希望這太平一統的盛世,能久一些……更久一些。

他輕輕舉杯與白卿言示意,緩聲開口:“敬曾經的戰亂之時,也敬來日的太平盛世。”

白卿言眉目笑意越發深,高高舉杯:“敬曾經的戰亂之時,也敬來日的太平盛世!諸位……太平來之不易,來日……還需我等攜手同肩,共匡大周國祚萬年綿長!”

“共匡大周國祚萬年綿長!”

“共匡大周國祚萬年綿長!”

“共匡大周國祚萬年綿長!”

閔千秋老先生望著白玉高台之下山呼的將士們,望著高舉酒杯,滿麵激動澎湃的臣子,視線又落在高台之上那位皇帝身上,他從未參加過這樣令人熱血澎湃的國宴。

他原本為白家著書立傳,是因鎮國王白威霆……

而後,發覺不能停筆,是因……這位大周皇帝。

他想,恐怕此生他是無法完成為白家著書立傳之事,這位大周皇帝白卿言,今日一統天下,來日或許會做出更多讓人意想不到之事。

就如同當初白家逢難之時,都以為白家就此敗落,誰也不曾想到,峰回路轉,白家的嫡長女竟會登基為帝,會一統天下。

當夜,閔千秋老先生回道下榻之處,讓弟子點燃燈燭。

散發合衣坐於燈下,以墨潤筆,想將今日盛況記錄文中。

窗外清風繾綣,簷角銅鈴作響,夏蟲低鳴,飛蛾在垂放下的竹簾上撲撞。

閔千秋老先生久久未曾落筆,腦中是燕襄王慕容衍那句……敬曾經的戰亂之時,也敬來日的太平盛世。

回神,閔千秋老先生敬發現紙上,隻有太平二字。

閔千秋老先生的弟子見恩師落筆,放下將燈芯挑高的銀針,罩上燈罩低聲問:“恩師,今日白家傳記就要停筆書成了嗎?”

閔千秋老先生搖了搖頭,和善慈祥的眉目被澄澄燈火,映得越發從容雍和……

此刻,他似對白家那護民安民的誌向有了新的認識,對白家軍的建立初衷有了新的理解。

他問:“你可記得……白家軍的軍歌是如何唱的?”

弟子頷首,輕輕哼唱出聲:“佩護我之甲胄,與子同敵同仇。握殺敵之長刀,與子共生共死……”

佩護我之甲胄,與子同敵同仇。

握殺敵之長刀,與子共生共死

衛河山,守生民,無畏真銳士。

不戰死,不卸甲,家國好兒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