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海艦隊(1 / 2)

初平四年初,高雄港,杜襲正在港口眺望大陸,今天又將有一批移民到達高雄港,他到達高雄港一年多來,高雄港的人口已經達到了四萬餘人,其中三萬餘人是大陸移民,還有將近萬人是當地的土著加入了高雄戶籍。

在交州治理山越人的經驗,讓杜襲治理起夷州的原住民來也是駕輕就熟,隻要他們願意加入漢籍,都可以得到授田,並且發放一些先進的勞動工具,租用耕牛或者是農業機械,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和產量,因此,許多原住民都自願加入了漢籍。

而那些不願意加入漢籍的土著,則被杜襲派人清剿得差不多了,杜襲俘虜了大量土著人,用來做苦役。

雖然土著人也發動了幾次反攻,可是他們的武器與漢人的武器相差太遠,連漢人的農具都比不上,而且他們的營養水平也和漢人相差太遠,所以怎麼可能是漢人的對手呢?

說實話,這樣做是有一些殘酷的,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周曄告訴過杜襲,這是為了漢人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是千秋偉業,因此杜襲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心理負擔,或者可以說他已經習慣了。

曆史上開疆拓土的戰爭,有哪一次不殘酷呢?雖然中國人講仁義,可是也不能迂腐,若是每一次開疆拓土都是和平的,那麼那些原住民都去哪兒了呢?若是中國人真的仁義到了那種迂腐的程度,那中國越來越大的領土麵積又是哪來的呢?

對於周曄的這些分析,杜襲佩服得五體投地,為了這千秋功業,他不惜多造殺孽,背上罵名。

當然,杜襲在高雄的名聲還是非常好的,他對治下的子民非常好,包括加入漢籍的原住民,杜襲也是一視同仁,若是發生了漢人欺負原住民的事情,他也決不包庇漢人,這樣一來,杜襲贏得了治下子民的共同愛戴。

其實,要當好管理者,並不難,一個是以身作則,一個是一視同仁,做好這兩點,就沒有不服氣的,怕就怕一碗水端不平,又有私心,那就沒什麼人會服氣你了。

杜襲治理下的高雄港發展得越來越好,現在已經成了重要的轉運港和補給港,現在交州北上的船隻越來越多,這些船隻基本上都在高雄港進行轉運和補給,高雄還有很大潛力,等這裏的人口更多了,這裏的特產也能夠成為搶手的商品,畢竟夷州可是一個寶島。

高雄的土地非常肥沃,氣候也很適宜種植各種作物,目前高雄重要的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甘蔗等等,高雄的糖廠也在年初生產出了第一批白糖,可以成為高雄重要的商品,為高雄帶來豐厚的收入。

雖然現在交州的白糖產量越來越大,可是白糖的需求量同樣越來越大,增長的幅度遠遠超過產量的增長幅度,所以高雄生產出來的白糖同樣非常搶手。

畢竟目前隻有南方才適合種植甘蔗,而白糖的市場遍及東西方各國,誰不喜歡甜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