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門深府,皇家貴地,一屋子東西我倆又怎麼吃的完?強悍如成綰醉此時也吃不完喝不下了,隻有小口抿著手中不知味的酒水。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大成子酒足飯飽,便覺得無聊起來,將手拄在桌上支起腦袋,手中不忘拿著酒杯,借著酒氣在對麵的窗外尋找月亮。
我笑他酒後癡傻,先前已經月過中天,廳堂之內,又哪裏找的著月亮?
不料窗外看去,竟真有一輪圓月當空,血紅血紅的,甚至可以看到月上樹下宮裏那人,兩宮相對,一個月上一個月下,大成子竟然就這樣,看著看著就睡去了…
“咣啷”
酒杯落在地上搖晃不停,身旁之人已經進入夢鄉,隻剩下我一人,一月,一空杯…還有,一首琴曲…
宴上琴音從未停過,先前的琴聲一板一眼,並聽不出個什麼,隻覺得聲音很好,像是是一個功夫很好的樂師醞釀的情感,如今調試完畢便逐漸顯現出超然的技藝出來。
散,是一種操琴技法,更能抒懷寫意,善彈之人便能逍遙灑脫的將曲意展現出來,是一種非常慷慨激昂的彈奏方式。
“廣陵散…,嵇某人麼?”
“放翁老死何足論,廣陵散絕還堪惜!”提到散,自然是《廣陵散》首屈一指,《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本是魏晉時期嵇康的絕奏,在嵇某人之前,此曲還隻是慷慨之音,後來嵇康刑前赴死絕奏,便賦予了此曲憤慨不屈的意境出來。
現下此曲自先前中規中矩的調試後,逐漸顯露出一種從容不迫的感覺,於慷慨激昂之中參雜著一種得心應手,又不乏斧戈之息,琴音之妙也不亞於嵇中散行刑之時的所出了!這一千古絕曲如今重現於世,當真三生有幸。
當時嵇康夜宿月華亭,夜不能寐便起身撫琴,琴聲悠揚打動一山鬼精魄,細問之下,才知是戰國時期勇士聶政之英魂,因當日慘死心中憤慨不得宣泄,隻能棲身於山野之間,後聽到嵇康優美的琴聲才現身與嵇康相見。
聶政為古時一大勇士,其父為戰國時期有名的鑄劍師,因為韓王鑄劍而被殺害,聶政恐其母和姐姐也受父親連累便逃到他處,聶政本欲為父報仇,又擔心無人贍養老母,便等到母親去世守孝三年後前去刺殺韓王,不料事情敗露,聶政重傷逃出,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又如何能忍?勇士聶政便自毀相貌,於山中學琴三年,練就一身精湛琴藝,等到韓王設宴之日入宮為韓王演奏琴曲,王侯久經深宮靡靡侵蝕,又怎麼認得出自毀相貌的聶政,更何況三年安逸便早已將行刺自己的殺父仇人忘到九霄之外了。
聶政便帶著一腔仇恨演奏了一曲這世間絕好的琴音,在韓王癡迷於聶政高超琴技的時候抽出藏在琴箱中的匕首了結了那識音不識人的韓國貴胄。
得報父仇的聶政害怕自己連累唯一的姐姐,便在刺殺過韓王之後,自盡於大火之中。
在得知聶政憤慨不屈的淒慘事跡之後,嵇中散心發感慨,與聶政的英魂一起將其刺韓時的殺意與不屈譜入先前演奏過的曲子之中,至此,兩大琴師合作之下才有了這首《廣陵散》的前身《聶政刺韓傀曲》,聶政在嵇康的幫助下將心中難以消解的憤慨抒發到琴音之中,了過夙願的勇士便坦蕩蕩的離開這人世間。臨別前,嵇康與聶政相約此生此曲絕不傳於他人,待到他日終寢之時再與聶政共彈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