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節目,《身邊的感動》人物,楊樹清,來自南省,寧州市河縣!”
“感謝河縣縣電視台的推薦!”
然後,畫麵切換。
畫麵當中,出現的是一張老人的照片。
“畫麵中,一張老人的照片出現在上麵
“他叫楊樹清,是一位普通大眾中的一員,年輕時在外打工,6歲之前,他和所有普通大眾一樣,沒有任何的特殊之處。6歲之後,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
“為了讓自己在年老無力行動的時候,身邊能夠有一個照顧他的人,他開始了助學這是他的初衷,隻是後來,他的助學規模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最初的時候,他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6歲的他就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捐獻了出去!”
“起初,他隻是捐助了一名學生,可是後來,他的助學規模,一個,兩個,三個,四個。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每清早,他起來弄點簡單的飯菜,就騎著自行車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撿回一大堆破爛。”
“本台記者前往實地求證的時候,我們甚至很難找到一張他的彩照!”
“通過他的街坊鄰居,通過他資助的學生那裏,我們得知了關於他一切!”
“從他開始資助貧困學生開始,整整十七年!在他去世之前,這17年來他幾乎未嚐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舍不得買,可捐資助學總計9萬多華幣!
這九萬多的華幣,是老人,通過一個個空瓶子,一張張廢紙皮,六千多個日夜攢下來的!
他沒有用這些錢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資助了一個又一個的學生!
十七年來他資助的學生超過100個,準確的數字是118個!
他本可以住進養老院的,但是他並沒有,因為這樣他能拿到每年幾千華幣的生活補貼。
這些錢他也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他唯一珍藏的是一個深藍色布袋”
畫麵當中,給了一個藍色的布袋一個特寫!
然後一雙手打開了這個藍色的布袋!
裏麵裝滿了彙款單和回信。
“這麼多年過去了,大概老人自己也不記得彙出去多少錢、收了多少封信。
然而就在去年的春的一個早晨,他像過往一樣地騎上自行車出門,或許他還惦記著,早一點出門,能撿到更多的瓶瓶罐罐,能為那些急需幫助的孩子們多準備一點錢,可是,在這個早晨,他卻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他被發現的時候,身上穿著破舊老棉襖,上麵打滿了補丁,他完全可以用賺來的錢,為自己哪怕添一件新衣,可是他沒有!”
“他資助過的學生們,得知消息後”
畫麵當中,一個站在一所大學門前,一個年輕人正含著淚水:“當時,我是聽另外一個被楊爺爺資助的學生的,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真的無法接受。
我甚至沒有見過他,我們本來已經商量好了,今年一定要一起去給楊爺爺過生辰的,也算是給楊爺爺一個驚喜。
我們想要當麵告訴他,我們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可是”
然後是另外一個女孩,接受采訪的時候,早就已經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