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圖什麼呢?(2 / 2)

在利益和競爭壓力之下,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也被無限放大,利己主義漸漸地開始抬頭,並且占據了相當的地位,許多人都開始隻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出現了種種隻顧自己不顧他人,甚至損人利己的行為,加重了人際關係的疏離。

甚至很多時候,一個人做善事,明明是做善事,但是結果卻有可能被一些心裏陰暗的人,歪曲成別有用心。

比如楊樹清老人家的事跡,如果沒有這一段,可能有一些人,會暗搓搓地想,行善積德,事出有因,是不是因為他做過什麼錯事,所以想要以此來彌補?

是的,永遠不要低估人性!

特別是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上,這樣的人真的不少。

所以,最終劉華明還是決定拍板,播!

日記本被翻開了,裏麵的內容被展現在電視屏幕上。

00年,9月15日!

今又是個豐收的日子,一共賣了六十八塊。

以其這是老爺子的日記本,倒不如這是一個記賬本!

然後,一頁一頁!

裏麵有很多老爺子當的收入和支出!

很多人看到這一張張,明明很簡單,甚至可以,內容根本沒有什麼東西的日記,卻是一個個都忍不住哽咽了起來。

隻是大家疑惑的問題,在裏麵,並沒有找到答案。

然後,畫麵又給到了一個民警那裏!

“楊樹清,我當然記得!”

“而且我印象特別深刻!”

民警道!

“那個騙子呢,別人都是打電話詐騙,那騙子膽兒肥的很,直接上門行騙!”

“他專門找的就是楊樹清老爺子這樣的孤寡老人。”

“假裝是熟人,然後自己遇到了什麼什麼事兒,騙錢!”

“一開始,老爺子信以為真,可是他又沒多少錢,但是還是把錢給了那騙子!”

“可是那騙子也算是還有一點最後的良心吧,得知了老人的事情之後,他自首了!”

鏡頭一轉,有給到了另外一個畫麵。

監獄裏麵。

一個大概三十歲左右的穿著囚服的囚犯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他就是那個當初被老人的事跡震動之後,自首的騙子!

“楊樹清老人嗎?我當然記得!”

“就因為他,我醒悟了!”

“我從來沒有遇到過他那樣的人,我以前騙人,都會事先踩點,做調查!”

“楊樹清那一次,是他主動找的我!”

“我當時其實是在踩點另外一個老人來著,結果他大概把我當成他資助的學生吧?”

“我想著,騙誰不是騙呢?更何況是自己送上門的!”

“結果,知道了他的事情之後,我真的被震驚到了,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這樣的人?”

“我當年就是因為沒錢上學,所以中途輟學,最終走上這條路的,我當時就想啊,為什麼我沒有遇到這樣的好人呢?”

“我真的不理解,他為什麼要那麼做,我問了他。”

“記得當初他是這麼的”

“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我也一樣,我隻知道,在我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我自己也希望有人能夠幫幫忙,所以,看到別人有困難。就想盡力幫幫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