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此時的包拯來,用一句話來形容,他今晚上的遭遇,那就是:前怕狼,後怕路。
今晚在街道司衙門之內,遭到夜間出宮微服私訪的大宋皇帝突襲,被趙禎看到,他在街道司衙門後院之內,跟這麼多街道司公差、廂軍士兵和開封府衙役們,搭在一起又是吃肉又是吃肉,當時就把他嚇得麵如土色。
在街道司前院的那間辦公房之內,包拯跟趙禎還沒有開始對談,他都已經準備接受趙禎的訓斥和責備,果不其然,趙禎對此感到非常生氣。
趙禎他作為開封府尹,是大宋朝廷堂堂的一個三品大員,怎麼能夠跟這些兵卒們混跡在一起飲酒作樂呢,簡直是丟人現眼。
對此感到委屈的包拯,並沒有委曲求全,而是為自己辯白,今晚是慶功晚宴,為了慶祝在開封府張貼告示三日之後,東京城內被標記為“拆”字的違章建築,都在午時之前被全部自行拆除。
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後,盛怒之下的趙禎,這才氣消了大半,覺得街道司的公差、一個營的廂軍士兵和二百名開封府衙役,忙活了三個多時辰的功夫一一核實,確實夠辛苦的,今晚飲酒吃肉慶祝一番也無妨。
值得一提的是,在街道司前院的那間辦公房之內,趙禎又向包拯征詢了一下意見,太師龐籍跟李元昊派遣西夏皇族李文貴在東京城內,在議和事宜上談判了幾個月的時間,李元昊已經答應西夏向大宋次稱臣,其他他條件還都在積極促成當中。
迄今為止,在大宋跟西夏交接的西北邊境,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沒有發生戰事,可見李元昊在議和一事上,還是非常有誠意的。
在這種情況之下,是否可以把在西北邊陲駐軍的夏竦、範仲淹、韓琦等人征調入境,特意來征求包拯的意見。
包拯在一眾朝臣們中間,能夠談得來的人少也隻有少,彼此之間能夠稱得上“朋友”的人,更是少得可憐,範仲淹、歐陽修、韓琦、富弼等人,包拯跟他們同朝為官,在作人員則和為官理念卻都恨趨同,稱得上誌同道合,私下交往自然也就過從甚密。
聽聞趙禎要把範仲淹、韓琦等人征調回京,包拯暗自在心裏頭興奮不已,卻在表麵上故作鎮定,向趙禎提議,若是官家下定決心想要改革舊製勵精圖治,範仲淹和韓琦不可或缺,能夠留在京城做官,絕對可以成為官家的左膀右臂。
聽完包拯的這個回答,讓趙禎感到甚為滿意,當即就決定,明日一早就在朝堂上,跟一眾朝臣們商議此事。
畢竟,西北邊境暫時雖然無戰事,此前,創建西夏的李元昊多次在議和事宜上的態度上反複無常,一旦把範仲淹和韓琦等人征調回京,一旦西北處了戰事,恐怕將陷入一個無人可用的危險境地。
等到包拯回到家以後,又從他的妻子董氏口中得知,想要為他們待字閨中的大女兒包倩倩一門親事,而董氏有意讓剛上任街道司司丞不足十日的王浩,成為他們包家的乘龍快婿。
盡管包拯是一個讀書人,卻並不迂腐和守舊,在兒女們婚嫁方麵,他並急於讓兒女們盡快成家,而是希望他們可以找到自己喜愛之人結為夫妻,攜手相伴餘生。
就拿包拯的大女兒包倩倩來,今年已經17歲,在尋常人家,要麼已經訂下了婚事,要麼已經嫁為人婦,要麼已經生兒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