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慷慨解囊(1 / 2)

輕歎了一口氣之後,蹲在地上的王浩,吐出實情道:“唉,包公,您是有所不知啊!光這七日的功夫,在實施交通新規方麵操持的物什,就花費了十五萬錢之多。況且,這十五萬錢,還是向二十餘家店鋪賒的賬。

“下官答應這二十餘家店鋪的掌櫃,寬限一個月的功夫,待五日之後,他們拿上下官簽字畫押的賒賬字據,前來街道司衙門領錢。

“包公,你是知道的,下官自打半個多月之前,擔任街道司司丞以來,我們街道司司丞賬上所剩餘的錢不足一萬,應付個日常開支還可以,若是償還賒下的十五萬錢之巨的賬,無異於是杯水車薪。

“眼下,包公為下官送來了官家賞賜的五萬錢,倒是可以應付一陣子,卻還差著十萬錢的賬目呢。不知道,五日之後,我拿什麼去還賬。官家要是再給下官賞賜多一些錢就好了,總不能夠讓馬兒跑,卻不給馬兒草吧!”

聽完了王浩的這一番訴苦之後,包拯便就心生憐憫之情,原本還想把宋仁宗趙禎賞賜給他的那十萬錢,拿去在東京的內城購置一套大點兒的宅子呢,覺得眼下的當務之急,他應該慷慨解囊,幫助王浩度過難關。

來不及多想,包拯就拍著胸脯,向蹲在他身前的王浩,誇下海口道:“王司丞,對於賒賬欠款一事,你不必殫精竭慮,剩餘的十萬錢,我幫你還了便是。”

一聽包拯要幫他還十萬錢,方才蹲在地上愁眉苦臉的王浩,當即就欣喜不已,他當即就站起身來,不可思議地問詢道:“包公,下官可是聽聞,你們開封府賬上的餘錢也不多,您從哪兒弄來這十萬錢?”

聽完王浩的問詢,包拯麵帶著笑容,吐出實情道:“王司丞,官家不僅賞賜你五萬錢,也賞賜給了包某十萬錢。這段時日,你是在為朝廷辦事,賒賬欠下的錢,當然理應由朝廷還。

“眼下,考慮到朝廷急需用錢,為此事上奏朝廷,光撥款的所有程序走下來,每個三五日,恐怕是下不來。既然,還有不到五日的功夫,賒賬的寬限日期就到了,我現在拿著這十萬錢也沒有多大用處,不如先解你的燃眉之急。

“我包某,對於錢財,向來都看作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那麼多錢財留在身邊又有何用?作為大宋朝廷的官吏,拿出來官家賞賜的十萬錢,就權當做是為朝廷出力便是。”

當包拯把話完,當即就喚了一聲,候在辦公房門外的兩名衙役給叫了進來,吩咐他們倆立刻馬上,把放在開封府衙他辦公房內的那兩大筐的錢,拿到這兒來,交到王浩的手上。

此前,王浩還在為五日之後如何歸還十萬錢的賒賬而犯愁,看到包拯在這個時候青囊拿出來十萬錢,幫他償還剩餘的賒賬,頓時,就讓他感動不已。

等到那兩名衙役離開了辦公房之後,王浩當即感恩戴德道:“包公啊,您能一下子拿出來十萬錢出手相助,令下官甚是感動。今個兒,我欠包公您一個大大的人情,打今個兒起,若是包公有需要我王某幫忙的地方,我王某定當竭盡全力,全力以赴。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王某都在所不辭。”

其實,在此前的七日之內,王浩不是沒有向朝廷要錢,按照程序走,他向上級主管部門——都水監,呈送了不下三次要錢撥款的報告,都被都水監給一一打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