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打開心結(1 / 2)

除了必要的時候,有林從不喜歡打斷別人的話,聆聽是他的一大好習慣,這個好習慣讓張阿姨順順暢暢舒舒服服的把這些心中的不快全都吐了出來,平時張阿姨可是沒地方說去,這次好不容易能找到這麼一個人傾訴,可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張阿姨好不容易說完了,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就這麼痛痛快快的說了一通,卻沒有在乎人家的感受,這也有些違背她向來的儀表。

有林卻麵色與往常無異,沒有對張阿姨所講的進行評價,也沒有對張阿姨進行勸解,隻是幫張阿姨蓄了一杯茶水,隨後開始講他剛剛想到的一個方案。

“張阿姨,沒記錯的話,我記得您是川大附小的美術老師吧?”

張阿姨一愣,不解的道:“沒錯,我曾經是,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

有林溫和的笑了一下:“當然沒問題,這與我為您想到的一個方案有關。說起來張阿姨您的剪紙真是是我見過最厲害最有靈性的,就像您說的那樣,簡單的一張剪紙,隨便剪兩下,我都看不出來剪了幾下,再一打開,就成了一個圖案,一幅畫,而且一點也不死板,看起來很有靈性。我覺得小孩子學這樣的手藝,肯定能很好的培養動手能力,這樣的剪紙也有足夠的藝術水平,可以登上國際的一些藝術品鑒會,作為我們的國粹之一,剪紙文化確實值得去傳播!”

有林的話說的張阿姨很喜歡,但是有點弄不清有林這些話和問她問題之間有什麼關聯。

有林繼續道:“張阿姨,我這樣的看法相信並不隻是我一個人有的,很多人都會有,那些著重與學術研究的人更會看重,例如大學的教授們。所以您身為身懷‘剪紙藝術文化’的老藝術家,如果您向您教學的小學的直屬大學提出某些要求,校方一定會對您的要求提出重視!”

張阿姨愣了:“我提要求?我提什麼要求?”

有林:“張阿姨,您不是聽不懂我講的關於商業操作方麵的東西嗎?但是現在不管什麼東西,想要宣傳,運用商業方麵的方法肯定是最好的。而您現在開始學習這些肯定是有點遲了,也不劃算。所以我想,您不如找這方麵的專業人員來做。說到這裏,我想問一下張阿姨您應該有一定積蓄,並且願意為了傳播剪紙文化付出這些積蓄吧?”

張阿姨聽得一愣一愣的:“我不是來找你了嗎?你不是專業人員嗎?”有林這才發現自己好像說的有點繞了,張阿姨畢竟不同於以前找他谘詢的學生,他說的這麼繞肯定會讓張阿姨有些聽不懂。

所以有林連忙補充道:“張阿姨,我隻負責幫你出主意,但是具體還是要您自己去做的。我的意思是,您可以直接聯係四川大學,告訴他們您要立一個以您的名字命名的獎學金,就叫援朝獎學金。這筆獎學金的麵向學生是經濟管理學院營銷係的那些學生,而他們獲得您的獎學金的要求,就是幫您的剪紙藝術做推廣。我想他們身為專業學習推廣的人員,肯定可以幫你進行科學有效的推廣。對於他們來說,獲得了獎學金,又有了一個進行學業實踐的機會;對於您來說,得到了科學有效的推廣,而且花費的資金遠比打廣告之類的少得多,你們是雙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