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書櫥鋪外龐各莊,當初可說旱三年,刨墳燒棺天降雨,旱完三年澇三年(3 / 3)

上麵三句居然是押韻的,不過,無所謂。

蓋柴、澆油、點火。

這火燒到棺材之後,就聽得棺木是劈啪作響,但並沒有什麼靈魂的嘶吼聲或者淒涼的咆哮聲。眼看這火越燒越大,大家提起來的心終於都放了回去。

不過這火越燒,眾人越是‘腳’著不對。按理來,棺材這種體積相對龐大的木質物件,基本上隻能燒黑,或是燒掉個麵,框架結構必然會留下。

然,這個卻不一樣,這棺材燒的,比旁邊的柴火還快,眨眼的功夫就矮下去一多半。

不出半刻,棺材徹底化為灰燼,燒紙的時候刨叱刨叱還能刨出點未燒盡的帶著火星子的紙片,而這棺材,一陣風吹過,灰飛煙滅。

眾人還沒緩過神來,雷乍響,暴雨傾盆。

久旱逢甘露,沒人覺得欣喜,處處透露著詭異。

簡段截,這場雨,或大或、或陰或明,飄了三年。

跟旱三年的形式一樣,就這個村的範圍內一直下雨。

一開始村民的心裏其實是不慌的,這事情算是在邏輯之中,畢竟旱的時候就旱我們村,澇的時候也理應隻澇我們村。

這就跟修車工人隨身帶著扳手一樣合理。

降雨持續了個把月的時候,事情向著奇怪的方向發展了起來,先是村西頭離墳地最近的張二狗一精神恍惚鬼鬼祟祟的,而後張二狗的鄰居發也出現了相同的症狀,再後來有人在半夜聽到金屬交碰的聲響。

這種東西在傳播的時候,造假成分不受地理、時間等範圍性因素的影響,其內容變得愈發浮誇。

誠然,這些村民單拎出來,在劇本編寫方麵,遠遠不如走遠科學的劇作。但是三個臭皮匠也頂個諸葛亮,比勞動人民的智慧更智慧的,那隻能是‘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

這種情況持續了有半個來月,怪事的源頭終於鬧清楚了。

雨水不大,也沒什麼衝刷作用,但是當時燒棺材的那片墳地,土壤卻被衝掉了厚厚的一層,露出了些物件。

先是露出了一些古錢、瓦罐之類的件兒,而後是不知道什麼功用的一個成年人都不一定耍得起來的大物件。那幫之前精神恍惚鬼鬼祟祟之流,就是每晚上挖東西熬的。

到了後來,整個村子都神神秘秘地在那挖寶貝,聽最後還挖出了口鼎。

俗語有言,浸了油的紙在純氧中包不住火,這事情就算傳開了,別村的人也來湊了幾熱鬧。

再後來,這塊地方被上級封了,村民手裏的東西也悉數上交。

那麼,這麼多東西,真的全都上交了?

你還真別,這些東西,真的全都上交了。

但是外人肯定不信,總有些二道販子來收貨,村裏的人一開始還解釋解釋,後來就抱之一笑,罵兩句閑街了事。

村裏的日子又逐漸恢複了平靜,每人們的生活依舊是吃飯、睡覺、種地、看下雨。但是張二狗卻越來越惱火。

因為他損失不,那些本來就不屬於他的東西,他本有機會能得到,但是卻沒得到,這就疆損失’。

隨著來自己家串門的古董販子越來越多,他越發覺得自己損失慘重。但是也沒辦法,隻能忍著,直到有一他碰見了王五。

這個王五也是古董販子,但王五不是奔著收東西來的,而是打算給自己的貨“鍍鍍金”。

他手裏的貨和本錢,很不簡單。可以,衝著他的穿著打扮,就不應該被稱為“販子”。

大量高質量的貨源、穩定的流水,要成大事現在還差一個噱頭,張二狗就是這個噱頭。

長話短,三年之後,村已經變成了街道,農田和家院也都變成了商鋪,曾經的村民不知道哪去了。

龐各莊的故人,隻剩張二狗一個外姓人。

這些個古董鋪子之中,混進了一家書店,書店的名字就叫書櫃鋪子,鋪子第一任掌櫃的,就叫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