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朝堂交鋒,不知龍顏已微怒(1 / 2)

隻見劉可繼續說道,“在江西任上有名巡撫肆意授權手底下的官員,收受賄賂,在百姓跟前增收人頭稅,搞得是當地烏煙瘴氣,民不聊生,還有江蘇,山東等地也出現了如此的事情……”

皇上聽完了劉可所奏之事,也是龍顏不悅,劍眉微鄒,隻見皇上看向了我,這是讓我變態呢。說來也是,參知政事作為副相,總領吏部兵部工部,三部之事,而剩下的戶部禮部刑部則是由宰輔掌管,雖然宰輔和副相各領三部,但是副相也是受製於宰輔的,重大事宜,也是得宰輔應允方可。

從劉可說第一句話時,我就已經明白,這是擺明了向我發難呢,我心裏也是暗暗叫苦,自己初任參知政事,想不到任職的第一天,就讓別人給了我一個下馬威,即使心裏這樣想,但為之奈何,我走出行列,在大殿的正中央站定,跪倒在地,低著頭說道,“微臣定當徹查此事……”

“嗯……”皇上點了點頭,悶哼一聲。

“啟奏皇上,微臣有事要奏!”說話的是工部尚書,這工部尚書平時在朝堂之上,也是寡言少語,今日怎麼也跑出來湊熱鬧,難道是他們早就密謀好了,我在心裏如此想到。

“皇上,時值夏季,陰雨連綿,黃河長江水流爆漲,江南各地也是時常出現水患,還請朝廷早做決策,疏導水利,振濟災民。”

聽得這位工部尚書所言,我也是深知,這又是我的事情,一時間朝堂之上,眾位大臣紛紛都有事上奏,就好像好幾年的事情,全部在今天發生了一樣。

“皇上,微臣有事啟奏……”

“皇上……”

皇上也是聽得煩了,眉頭緊鎖。皇上是何等的聰慧,他怎能不知這些大臣的心思,隻見皇上星目圓睜,看著站在大殿之上的蔡京,大喝一聲,“好了……眾卿有何事,寫一道奏本呈上……蔡京,蘇陌你兩個隨朕來,退朝……”

看到皇上甚是不悅,一眾大臣麵麵相覷,蔡京則是緊盯著劉可,眼中冒著火花,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隨即跟隨皇上去了後殿,我也是緊跟步伐,走了出去。而劉可此時呆呆的站立在原地,腦子亂成一鍋粥,他也沒想到,會變成如今的這個局麵,偷雞不成蝕把米!

跟隨皇上出了大殿,皇上並沒有去後殿,而是去了禦花園,看到禦花園的景色,還是和之前一樣的美麗嬌豔,記得第一次來到禦花園的時候,也是在這裏見的皇上,那時還把皇上叫做趙大官人,自己也是沒有認出,趙大官人竟然是當朝天子,隻是對那一手瘦金體存在疑惑。

如此這般,想著以前的種種,皇上在禦花園一處涼亭的椅子上坐定,我和蔡京二人恭恭敬敬的站立在亭台正中。

皇上遲疑了一會兒,半響不說話,我和蔡京也是大氣不敢出,今日早朝可是惹得龍顏不悅,此時倘若說錯一句話,那不是自己往刀口上撞嘛。周圍靜的出奇,氣氛也是分為的壓抑,皇上倒是氣定神閑,而我和蔡京二人卻是緊張的要命,不知皇上意欲何為!

隻見皇上指著桌上的一盤荔枝說道,“說起這荔枝,想當年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可是最為愛吃,為了吃這新鮮的荔枝,可是勞民傷財啊!記得唐朝詩人杜牧有一首詩是什麼來著?”

“啟稟皇上,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我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皇上笑著看向我,讚許的點了點頭,“不愧是新科進士,不錯不錯……”

“這荔枝生長在南方,對於各種生存條件極為苛刻,倘若土壤,氣候,溫度有一樣不好,它則會枯萎,長不出這等樣子。又或者說,我大宋朝若不是國富民強,朕也不能這樣氣定神閑的坐在這裏吃荔枝,而唐玄宗卻是再也吃不到了……”

皇上像是對我兩說,又像是自顧自的自言自語道,隻見皇上看向蔡京,說道,“子曰:治大國如烹小鮮,蔡京你可知道朕的意思?”

“微臣……微臣明白!”隻見蔡京額頭上也是冒出了細小的汗珠,聲音也是顫顫巍巍的,讓人看到這位老者,心中不免有了一絲憐憫之情。

“而荔枝也是一樣,倘若不是有這幾種因素共同存在,它也不能如此甜美,一個國家,倘若沒有眾臣齊心協力,也是不會長久的……”

聽得皇上如此說話,蔡京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微臣定當肝腦塗地,團結臣工,以報聖恩!”

我也是跪了下來,說道,“皇上,我大宋朝疆域遼闊,國富民強,定當曆經萬世,造福眾生。”

聽得我們所言,皇上終於是露出了一絲笑容,“如此甚好,你們起來吧……”

我和蔡京站起身來,蔡京更是麵色蒼白,冷汗直流。皇上清了清嗓子,對著蔡京說道,“蔡大人,這盤上貢的荔枝朕就賞給你了。”

“多謝皇上賞賜,吾皇萬歲……”蔡京又是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蔡大人起來吧,不必多禮。”皇上朗聲說道。“蔡京你先退下,朕和蘇大人還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