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玉的視線隻能看到腳下,但這不妨礙她聽音兒。
喜婆這聲吉利話,真的讓香玉眉開眼笑,多子多孫又多福呢,怪不得大家都要多多的蹲福。好在,眼下是大夏天,要是冬天的話那不得凍死!
不過,今天天公作美,有太陽卻不算熱,因為有風。譚香園門前的兩棵大樹也不是蓋的,落下一片片樹萌,真的不熱!
今天的這兩棵大樹也被裝點一新,大紅的綢緞結成花團就這麼掛在樹上。並垂下條條彩色絲絛,真的很美!
大門前的場地上都鋪著席子,辦流水席的台麵已鋪好,板凳也都擺齊全。不遠處幾口大鍋上麵燉煮著食材,風吹來,不時有香氣飄出。
在這幾口大鍋的邊上還有兩口小鍋,裏麵炒著鄉間小炒菜,還有長條案板,幾個廚子在忙碌的切菜,那切好的菜都堆滿了木盆。
別看現在看來那台麵打掃的很幹淨,一個時辰前可不是這個樣的。因為不到中午時已經開了一席,幾乎整個村子裏的人都來吃了個遍。介於新娘子要過門,這席才停了,那些秦氏酒樓的廚子們才好備菜,等著一會的席麵。這次開席後要吃到大半夜了,直到每一位村民吃飽了,才能撤席。
此情此景,讓那些來吃流水席的村民激動不已,今天還能再吃一頓呢,光聞這味就知道那大鍋裏燉的是肉,到時一定多吃點。
不過,沒人敢大聲喧嘩,也沒人敢去搶菜。因為有張虎、李蠻兩個黑臉大個在一邊維持秩序,還有楚天生不時帶著小灰來回轉悠,那些知道厲害的刺頭也就不敢多說啥了。
有趣的是,曾經打過香玉主意的李二楞子賴頭青也跟在張虎、李蠻二人身邊做事。他們兩人可是遠近聞近的小混子,有他們在的地方一般老實人是不敢亂來。
正因為如此,這些無比眼饞大鍋煮肉的人也沒有鬧事,更沒人大聲嚷嚷說風涼話。這就應了天生我才必有用這句話,有時候,小混混的作用比正常手段要來的好。
譚墨回內院了一回,囑咐了幾句便回到了香玉身邊,不時小聲地跟她說著話。
“香玉,等明兒個你就能出門了,咱們譚香園裝扮得可漂亮了,就是咱們大門前這兩棵大樹也怪好看的。”譚墨怕香玉悶,就一個勁地說著譚香園的變化。
香玉小聲道:“這是誰布置的呀,我猜肯定不是你。”
譚墨佯裝生氣道:“咋這麼說呢?這點子還就是我想出來的。是香蘭和蔓兒她們弄的,三嬤嬤帶著村裏的幾個手巧的媳婦也一直在幫忙。”
香玉就知道是這樣,又問:“都有誰呀,咱得記下這些人情。要不是有年掌櫃張羅,咱們可是啥也不懂呢。”
“是,是!”譚墨嘿嘿笑道,“我沒想到在鄉下成親也要這麼多規矩,不過,倒是比京中成親的場麵熱鬧有趣。”
香玉也笑了,“是啊,我覺得那喜婆和小喜不錯。”
“嗯,到時多給點喜錢。跟著三嬤嬤來的有洛小山的媳婦素娘,還有宋牡丹。哦,還有裏正的婆娘和兒媳婦。裏正和他兒子也來幫忙了,我把他們跟幾個對咱還算可以的族老請到裏麵吃席了。”譚墨又補充道。
“好啊,就該這麼辦。”
兩人小聲地說著話,很快吉時到了。
話說自香玉從濟仁堂出來後,到現也有兩個時辰了,落日西沉,灑下一片金輝。
喜婆又出來說道:“吉時到,新媳婦要過門了!”
然後劈啪的鞭炮再度響起,鑼鼓又開始齊鳴!
洛蔓兒和香蘭也穿上新衣,一左一右地架著香玉往大門裏走。
而香玉此時手裏不但拿著喜餅,還牽著譚墨手裏的紅綢緞,一前一後地往大門走去。
喜婆又開唱了,“鑼鼓喧天轎臨門,五色彩棚接新人;豔陽照耀興隆地,代代兒孫跳龍門!”
沒走幾步,便要跨火盆,這也是此地習俗之一。
“新人來把火盆跨,紅紅火火旺夫財!”
香玉抬腳邁過小火盆,邁進了熟悉的譚香園的大門。
喜婆又跑到前麵,高聲說道:“新人跨進咱家門,帶來無雙聚寶盆!”
再往前走,就過了影壁進入外院。
“新人邁步進大院,並蒂花開富貴地!”
然後再往前走,上了抄手遊廊,往內院走去。香玉又聽到了喜婆的吉利話,心想,這個喜婆還真行,肚裏哪有這麼多的話呀,不知這次她要說什麼。
“新人邁步進二堂,大紅對聯貼兩旁。”
香玉心道:“現在往內院走,也算是二堂了吧。”
終於在一陣喧鬧中進了內院,這時喜婆又道:“新人邁步過財房,黃金白銀用鬥量。”
好吧,香玉服了,這會兒應該到了她家庫房那邊了。
再走,“新人邁步過臥房,花開上苑出鳳凰!”
這是到了他和譚墨的新房門了呢,看來很快就到堂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