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宮宴(1 / 2)

臨近午時,玉屑紛紛,仁壽皇帝極有興致地踏雪而致。

謝貴妃安排的宮宴已然齊備,她不願旁的妃嬪與仁壽皇帝同桌,便摒棄了大圓桌不用,而是采用了一人一幾的形式。

七階丹墀之上的高台正中是一張紫檀填漆嵌螺鈿的長幾,後頭設著鋪了明黃蟠龍紋座褥的軟席,是特意為仁壽皇帝準備的位子。

仁壽皇帝下首偏後另設一幾,鋪設著銀紅的錦墊坐褥,是為至善公主所留。

高台上左右兩側分別另設兩幾,是謝貴妃、德妃娘娘,還有今日的兩位主角葉蓁蓁與陶灼華的位子。其他的皇子公主與諸位妃嬪,都在高台之下另外設坐。

謝貴妃的手筆,向來講求等級森嚴。陶灼華望見她將至善公主的位子設在仁壽皇帝一人之下,知道她是故意敬著先皇後、討仁壽皇帝歡心的意思。

再看自己的位子也在高台之上,陶灼華不由略吃一驚,還是低眉斂目地隨著引路的宮人走了過去,在仁壽皇帝與謝、德二妃等人都落坐之後才悄然坐下。

不是不遺憾的,坐在這個位子,她不敢左顧右盼,隻能從眼角的餘光中微微側目,那一襲夢繞魂牽的淡黃色身影便坐在台下左首第一個位子。卻是因著角度的關係,顯得那樣遙遠。

陶灼華借著飲茶略一偏首,能依稀望見何子岑俊美的側顏,卻瞧不真切他臉上的表情。如此近的距離,卻又似咫尺天涯,仿佛銀河橫亙,讓她抓不住他。

心裏又是一種淡淡的悲傷蔓延,陶灼華機械地隨著大家舉杯,臉上一直掛著抹羞怯的笑意,心卻不受控製地追隨著何子岑的身影,為他怦然心動。

仁壽皇帝談興極佳,多半時間與在與至善說話,卻又極好地帶動著席間氣氛。謝貴妃與德妃娘娘這幾個也是長袖善舞,懂得哄帝王開心,不時有下頭的妃嬪們起身敬酒,台上台下一片笑語如珠。

陶灼華不善飲酒,將宮婢斟上的一杯花雕都悄悄吐進漱盂,另叫菖蒲替自己將酒壺裏都換成白水。她隨著帝妃們的提議淺淺舉杯,也借著仁壽皇帝打開的話題說了些兩國交好的場麵話,更向謝貴妃恭敬地道了辛苦,畢竟這一場宮宴與自己沾些關係。

葉蓁蓁附和著陶灼華的話,也向謝貴妃認真行了一禮,懇切道:“娘娘日理萬機,還要為嘉柔受累,嘉柔心裏當真過意不去。”

與方才敷衍陶灼華的道謝迥然不同,謝貴妃命人將自己未曾動筷的黃糖燕窩羹賞與葉蓁蓁,動容地說道:“本宮與你母親是打小的手帕交,但凡一息尚存,也要替她護你安好。”

便有妃嬪連連稱讚謝貴妃的重情重義,幾位皇子又提起昌盛大將軍的威武,敘起前番那一戰的慘烈,葉蓁蓁儼然成為今日的主題。陶灼華瞧著她容光煥發的嬌顏,終於從她的盛妝華服間品出一絲味道。

如今的葉蓁蓁年紀尚小,在同齡人裏算是心機深沉之輩,陶灼華重生歸來,卻添了一輩子的閱曆。再瞅葉蓁蓁這般惺惺作態,已然將與她交好的心消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