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偶遇(1 / 2)

璨璨的冬日暖陽下,身著羊皮五色羅麵對襟小襖的葉蓁蓁亭亭玉立,衝陶灼華嫣然微笑著,顯得那樣溫雅嫻靜。而陶灼華手上捧著個紫銅鎏金的手爐,素麵哆羅呢的鬥篷被風輕輕卷起,一襲青緞羅裙上將開未開的夕顏花格外美麗。

兩人互相凝視著,宛然一對要好的姐妹乍別重逢,瞧不出半分罅隙。

究竟是什麼事惹得葉蓁蓁對自己充滿戒心,又是從什麼時候她的真情成了假意,陶灼華不得而知,卻曉得這與自己同齡的女孩子一顆心宛若藕生七竅,前世那樣遊刃有餘地將自己玩弄在股掌之上。

瞧著葉蓁蓁美目流兮,那樣親昵地說著想要晚間來訪,陶灼華欣然應允道:“正好昨日買了些粗陶花盆,還有幾個焦泥垛的筆筒,給你留了兩樣。我不大方便去長春宮,你來我這裏坐坐也是一樣。”

兩人就在金水橋畔分手,陶灼華搭著茯苓的手上了馬車,與依舊立在原地的葉蓁蓁揮手做別。葉蓁蓁一直瞅著陶灼華的馬車拐出筆直的甬道,漸漸消失在磚瓦紅牆的盡頭,才黯然收回暗含著怨毒的目光,重新上了馬車。

年前年後,葉蓁蓁的心境並不好。除夕夜裏隨著叔父給祖宗們上香,一眼便瞧見了擺在最末位的父母雙親的牌位,天人永隔,怎不令她痛斷心扉。

長春宮是一處讓她向往、也讓她神傷的地方。為了好好活下去,她小心揣摩著謝貴妃的喜好,想借著謝貴妃的手達成自己的願望。

陶灼華初入宮時,瞧著那眉目娟娟的女孩子與自己年齡相仿,她也曾真心想要與對方為友,那一廂情願的想法卻在某個秋日深沉的午後化為烏有。

當初仁壽皇帝接她入宮,那是父親用他的死替自己鋪就了一條錦繡繁華的大道。若是沒有太多的奢望,她本該循著這樣的道路走完平淡富貴的一生。

嫁一位公候王親,生幾個嫡出子女,從媳婦熬成婆婆,再熬成老封君,一眨眼便會是幾十年的日子飛逝如水。

日子若是能夠一成不變地這樣流過,便是最簡單的幸福。可惜她早便心有牽掛,放不下那黃衫翩翩的少年郎。乃對於仁壽皇帝想要冊封她為公主時,她想也不想便言辭拒絕。

他是皇子,她便不能做公主。她不能與他做兄妹,而是要想法子做他的正妃。往後伴著他一路登上太子之位,再與他一起指點江山社稷。

埋在心底深處的秘密,隻要一想起來便是那麼甜蜜。

她步步以退為近,引來仁壽皇帝的憐憫,更引來謝貴妃的惻隱。謝貴妃念著昔日與母親的舊情,求了仁壽皇帝賜她郡主之尊,又堂而皇之住進了宮裏。

原本以為自己是最適合何子岑的那個人,她幾度製造機會與他邂逅,他卻沒有一絲別樣的表示。本以為她一個女孩兒家情竇初開太過早熟,何子岑大約還不到那個時候,卻不想那個秋日的午後,她親眼瞧著他麵對青蓮宮目露眷戀,目光那樣深沉而又火熱。

弱水三千,他隻取一瓢飲。並非情竇未開,而是早給了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