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農民起義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關隴一帶卻再次恢複了平靜。
李世民和李元霸不知所蹤,河東叛軍群龍無首,很快讓洛仙兒和東方玉梅全部剿滅。
隨後兩人又奉旨在華陰駐守,震懾四方宵小,本來沒有反心的關中百姓,很快就安分了下來。
而洛仙兒和東方玉梅,也讓軍中那些看不起女人的將領全都服氣了。
關於她們的傳說也被編成了故事,兩人儼然成了天上的星鬥下凡,大隋版的巾幗女將花木蘭。
而在五原、靈武兩郡,所有的起義軍都被剿滅。
對於那些被俘虜的起義奴隸,楊林沒有任何同情。直接讓士兵把他們用繩子拴住雙手串起來,準備押去修大運河。
對於楊林的做法,劉文心裏是很不讚同的。
但見邱瑞沒有反對,而且還有些支持,劉文也不好跟他們唱反調。
畢竟。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這些人雖然很可憐,而且因為種種原因成為奴隸,身世也非常悲慘。
但是他們起義之後,卻變得格外扭曲,不但燒殺官府,甚至因為心裏的陰暗麵,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幸福,每到一地,如果遇到不支持參與起義的牧民、百姓,往往都是大肆殺戮。
以至於很多百姓被他們脅迫,不得不參與造反,然後又以同樣的方法來害別人。
到了這種地步,同情他們有同情的理由,不同情也沒什麼說的。
這天下午,楊林同往常一樣,安排好酒菜之後,派人去請劉環入席,不多時,那人回來稟報:“千歲,劉真人不見了。”
“不見?”楊林忍不住重複了一句,接著把眼一瞪:“什麼叫不見了,你說把話清楚!”
那人嚇得一縮脖子,趕緊將一封書信舉國頭頂:“標下去請真人的時候,見帳中沒有人,桌上隻留了這封書信。”
“呈上來。”
“是。”
楊林接過書信,打開一看,信中的大體內容是:寶象國的大軍已退,自己沒有繼續留下來的必要,所以回九龍島修煉了。
看完之後,楊林連連稱讚:“這位劉環真人,果然是淡泊名利的世外高人啊!”
劉文暗笑:什麼世外高人,我讓他走,他敢留嗎?
此後三人飲宴不提,到了晚上,一個人影偷偷的潛入寨中,到了馬棚之後,咬牙切齒的低罵:
“劉環,這次讓你走了,算你走運!等此間事了,我定要召集眾多師兄弟,去九龍島找你討一個公道!”
這人正是那晚逃走的火龍真人。
他雖然嘴上說的厲害,但是一來不知道九龍島在哪,二來自己根本沒有那麼大的號召力。
這麼說,完全是自己給自己壯膽,圖個嘴上痛快罷了。
火龍真人看著單獨在一個寬敞所在的栗皮黃花虎,心說這馬還真是雄俊,單從賣相來看,比我的赤煙龍駒可強多了。
慢慢靠近栗皮黃花虎,火龍真人拿出一顆核桃大小的火紅色珠子。
這顆珠子雖然光芒暗淡,甚至不能驅散周圍的黑暗,但是拿出來之後,立時有陣陣熱浪向四麵八方輻散出去,讓周圍跟著提升了好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