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宋寧便在眾目睽睽之下,將銀子還到那少女丫鬟手上,那丫鬟整個人都是驚訝的。
轎子中的女子道:“看來公子是有大誌之人,是小女子冒犯了。走吧。”
隨即起轎,一行人往遠處去,走到遠處之後那少女丫鬟還在往後看,似乎她還對宋寧有銀子不要的事情覺得不可思議。
……
……
因為這女子的來訪,宋寧心中多少有些不安寧,他也在想以詩詞賺錢的問題。
但在深思熟慮之後,他意識到這會對自己科舉之路沒什麼助益,民間士子的清議很重要,若有人來詩詞來賺錢,等於說給自己扣個屎盆子,不但科舉時容易被人拿來說事,甚至將來從政也會成為人生汙點。
這時代的人,很講求清心寡欲,理學的發展也讓人對於“存天理滅人欲”很有市場,任何違背這原則的人,都可能會被千夫所指。
因這件事打擾,宋寧讀書也沒什麼精神,本來一本《孟子》已經被他研究透,加之上午沒什麼買賣,他心裏總會去想關於那女子所提的建議。
過了午後,何崇源帶著兩名小廝過來,坐在他對麵的凳子上。
宋寧趕緊起身相迎,何崇源笑道:“宋兄弟不必多禮,都已是朋友,還顧那繁文縟節作何?”
宋寧道:“何兄的恩德,在下沒齒難忘。”
何崇源搖頭道:“本就是友人之間的饋贈,沒什麼恩德一說,你現在的情況有些捉襟見肘,為兄能幫一把是一把,但長久也不是個辦法,還要靠你自己。”
本來宋寧也沒指望別人的接濟過活,何崇源肯幫忙,已經算是雪中送炭的事情,再想得到那就純粹是不知進退。
二人坐下來之後,何崇源問了一些關於宋寧昨日所得書籍的情況,宋寧道:“書籍過幾日便會送還何兄。”
何崇源道:“那些書,都算是一些舊書,便留在你這裏,若有用的話再跟你討來看便可。”
宋寧道:“何兄肯借書,對在下做學問已有很大的幫助,在下豈能不知好歹?書本在下都會重新抄寫,到時必會將原書還上。”
“抄書?哈哈,有你的。”何崇源饒有興致道,“若生於寒門,做學問的確是有諸多的不便,或許為兄沒那種體會,但既你要還,便也由著你。到時隻管再多借你一些書,有借有還嘛。”
宋寧行禮道:“大恩不言謝。”
何崇源再點了點頭道:“聽說上午,顧家的人來見過你?”
宋寧一怔,他本覺得何崇源不可能無故而來,以何崇源的為人,也不會送了書和米之後便來邀功,顯然是有事的。
宋寧道:“是一位大戶千金,似是想找在下來作詩……”
借著何崇源來,宋寧便將昨日到上午所發生的事情一說,他也沒什麼可隱晦的地方,因為他對城中大戶人家的格局還不太了解,這也算是問何崇源意見。
何崇源歎道:“有人肯為宋兄弟你刊詩集揚名也算是善舉,畢竟顧家乃官宦之家,在江浙一代也頗有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