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來,宋寧一反常態沒有帶自己的家夥事去擺攤,而跟老太太和母親說了自己要去參加文會的事。
“你爹總是去做文會,每次都喝酒,你可別學他。”老太太用心囑咐道。
宋林氏道:“娘,讓小娃去,小娃應該會有分寸的。”
接連一個月,都是宋寧在養家,宋家人對他也產生了依賴,宋寧多少還是能感覺到家裏三個女人的失落。
宋寧道:“是何公子安排的,不去不妥。下午有時間,再去擺攤。”
在宋寧抵達相約之所時,何家的馬車已在等候。
宋寧剛走過去,便見何崇源從馬車上下來,見禮之後何崇源笑道:“不是你晚來,是為兄早到了,這不距離遊園會還有點時間,準備帶你去見個人。”
說是要帶宋寧見人,卻也不說是誰,宋寧又不好多問。
搖搖晃晃的馬車上,何崇源似乎很關心宋寧所準備的詩詞,他道:“宋兄弟你可有準備好今天的詩詞?”
宋寧道:“不是要到遊園會,有題材的?”
何崇源道:“沒說題材的事,進去之後就去寫詩詞,若是有題材上的限製,還讓人在短時間內填詞,實在太難。你不會未做任何準備吧?”
“嗯。”宋寧點了點頭。
他的確是沒準備,不過要從腦海中找個一兩首詩詞,總歸還是可以的,但有些事還沒法跟何崇源細說。
何崇源臉上掛著笑容,並不多問。
馬車走了不遠便停下,是在一處好似民院門口。
何崇源道:“之前跟你說過的趙先生,你可還記得?”
宋寧恍然道:“是之前幫我看過幾篇四書文的趙先生?”
“就是他,今天他休沐在家,早先跟他商議好,咱一起來拜會,隻是簡單帶你跟他認識一下,連門你也可以認一認,以後有文章上的事情,可以直接來找他。”何崇源很熱心道。
宋寧心裏不由帶著感激。
雖然他有個考秀才的老爹,是可以為自己蒙學的,但涉及到科舉的東西,宋承孝就沒法教授他太多,很多時候就算是他自學,也很難寫出係統的文章來,所以就必須要有先生來指點。
以他的身家,是很難拜個先生的,如此何崇源便幫他找先生指點,按照之前所說,隻需要逢年過節的時候來送個禮,其它時候也不需做什麼,而且這位趙先生一向都是平易近人,有教無類。
……
……
何崇源先進去打了招呼,卻是跟一位四十歲上下的教書先生一起走出來。
這先生看上去很文質,留著山羊胡,身上的儒衫袍子並不是很新,卻很幹淨整齊,走過來時用饒有興趣的目光打量著宋寧。
何崇源引介道:“趙先生,這就是跟您提及的宋寧。近來城中傳誦一時的《長相思》和《臨江仙》,都是出自他的手筆。”
“哦?”趙先生眯著眼,對宋寧的興趣更甚。
宋寧趕緊過去見禮,口稱“趙先生”。
趙先生道:“沒想到是如此的年歲,宋老官可是有個好兒子。”
一聽這話,宋寧便知道這趙先生跟宋承孝是認識的,而且大概對宋承孝還有些鄙夷,隻有在強烈對比之下,才能得出“宋老官有個好兒子”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