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子(1 / 3)

夜幕降臨,一盞盞宮燈燃起,恢弘大氣的宮殿在昏暗的夜幕中愈顯莊嚴肅穆。皇宮滿目縞素,停放嘉帝遺體的宮殿中燈火通明,哭泣哽咽聲不絕。一隊隊皇宮侍衛巡邏比之以前更為嚴謹,規劃齊整的腳步聲和佩刀兵刃的聲音交疊響起,引得宮人十分不安。

大齊嘉帝二十一歲登基,在位二十三年,權術中庸,雖無大齊開國之初幾代帝王開疆擴土的霸氣,但守成之能不錯。

嘉帝育有七位皇子,其中年長的已有二十四歲,年幼者才不過三個月。嘉帝二十二年,大皇子和二皇子儲位之爭升級,由可以維持表麵上的兄友弟恭,轉變為朝堂爭鋒,殺招百出。三月,二皇子外出狩獵遇刺身亡,而二皇子妃提劍於承乾宮門前陳願,言殿下之死乃大皇子買凶殺人。眾目睽睽之下,二皇子妃自刎殿前,以死相諫,求嘉帝徹查。

齊嘉帝悲怒交加,交此案於大理寺。誰知查案過程十分順利,因為殺手分贓出現異議竟起了內訌,不過兩天時間,人證物證都擺上了昭明殿,樁樁件件皆指向了大皇子。嘉帝雖怒,卻到底顧惜自己的兒子,已經死了一個,再死一個未免不值。下旨將其貶為庶民,幽禁至死。然而不過一個月時間,在禦書房處理政務的皇帝陛下接到了大皇子畏罪自殺的稟報。短短兩個月,失去了兩個兒子,嘉帝猛然站起,又搖搖晃晃地倒下。

嘉帝身體素來有些弱,連受打擊之下,更是病來如山倒,纏綿病榻一年多,終究沒有熬過二十三年的春天,駕崩。

假山的高處,站著一個人,著一品朝服,靜靜看著不遠處的宮殿,百官跪於殿外,嬪妃跪於殿內,滿殿悲涼。

帝都禁軍統領蒙英大步行至此人身後,語帶焦灼:“相爺,全宮都找遍了,未見宸妃和七殿下蹤影,宮中無任何打鬥痕跡,宸妃應該不是被人綁架。宸妃宮中的人都被扣押了,也沒問出個結果來。”

秦旭豁然轉身,沉沉目光壓向蒙英,“什麼叫不見蹤影,一個女子和一個不過三個月大的孩子,難道還有遁地之能不成?”

麵前的男子是大齊宰相,統領百官多年,不過三十四歲,保養得當,身姿挺拔,看上去不過二十七八,多年高居上位的歲月沉澱給他文人的儒雅中添了幾分霸氣,蒙英在那目光下下意識低下了頭,呐呐道:“相爺,那是宸妃……”

秦旭一怔,是啊,那是宸妃,那個女子是公認的天下第一才女,而她的才氣絕不是靠一手好字填一闋好詞而得來的,她知百家,曉六藝,她曾隨父去敵軍營中談判,氣度溫婉言辭犀利令敵軍將領歎服。她曾於登天樓中挑戰當朝狀元,詩詞上佳,連治國之策都寫的見解更為獨特。她在家門被滅後被迫入宮為妃,在無靠山無根基無人脈的情況下深宮浮沉九年,在昭明殿慨然而立,為家族翻案,為父親洗冤……若是她,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蒙英無奈之下,繼續道:“相爺,陛下駕崩之日便公告天下,鎮守四方的四位王爺不日便會返京吊喪,恕屬下直言,找宸妃和七殿下不是第一要務,而且七殿下並不是最適合皇位的皇子。”

這些秦旭怎麼可能不知道,陛下駕崩,各方藩王即將回京,而帝都中的皇族宗室也不是省油的燈。當下一甩袖子,“去承乾宮。陛下的旨意也該拿出來了。”

象征著天子無上尊榮的承乾宮,此刻十分安靜,平日裏伺候嘉帝的內侍在嘉帝靈前,而其他宮人早被遣開。秦旭一路如進自己宅邸,而蒙英一路跟著也無任何惶恐,即便帝王寢宮又如何?現如今整個皇宮都在他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