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子(2 / 3)

看了眼早早候於殿內的一個中年文士一眼,秦旭緩緩道:“根據陛下的遺詔,六殿下雖年幼,但為嫡長子,血統高貴,擇日登基。”

那文士鋪開案上已準備好的聖旨,不過片刻,便是一篇經過了潤色,完全符合祖製的遺詔出爐,連筆跡都與嘉帝的其他詔書是一樣的。擱了筆,將遺詔呈於秦旭。

秦旭細細看著,滿意一笑,真真假假,有誰說得清呢?出自他手,假的,也是真的!

又想起了失蹤的宸妃和七皇子,秦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蒙英,宸妃在陛下駕崩之時趁亂攜七殿下逃逸,乃大逆不道,通令天下緝捕。”頓了一下,語氣加重了幾分,“生見人,死見屍!”

蒙英抱拳領命,心中卻不由歎息,宸妃謝斕實在是秦相的執念。若找到了,不知會如何。若找不到,亦不知這天下會如何。

半個月後,年僅四歲的六皇子君煉雲奉先皇遺詔於昭明殿登基,史稱獻帝。賢妃李氏被奉為太後。

春光明媚,百花競放,那嫣紅翠綠之景煞是怡人,而李太後卻無心觀賞,疾步走向承乾宮,後麵跟著一溜的宮女太監,生怕她摔了,一疊聲地道:“太後娘娘您慢些呀……”

李太後渾然不顧,緊抿著唇。跨進承乾宮,也不理會迎上來的宮人,直進了主殿,看到被人伺候著吃水果的君煉雲,伺候的宮女顯得有些小心翼翼。君煉雲看到她,推開了嘴邊的水果,可愛一笑,道:“母後,您怎麼來了。”

看到他的笑容,李太後緩了臉色,將他抱起,“母後來看看雲兒在承乾宮習不習慣。”目光瞥向一邊伺候的十幾名宮女內侍,看到了很多新麵孔,不禁皺了皺眉“雲兒,告訴母後,你為什麼要杖殺落瑩?你不是很喜歡她麼?”

這便是李太後匆忙趕來的原因,其實說來皇帝杖殺宮女並不奇怪,但是君煉雲三天內已經下令杖殺了五個宮女,讓她有些不安。

君煉雲眨了眨眼睛,似對李太後的問題很是不解,“太傅說朕乃九五之尊,天下之人之事對我皆不得冒犯,落瑩卻將湯灑在了朕身上,不該死麼。”又道:“太傅明明說朕做的很對呀,維護了帝之尊嚴。”

李太後目有怒色,“林太傅竟然這麼說?”

“秦相也這麼說呀。”見李太後臉色不好,君煉雲疑惑地看著她,理所當然道:“秦相說朕是皇帝,想如何便可以如何,天下都是我的,天下人也得聽我的,杖殺個宮女算什麼。”

聽到秦旭的名字,李太後一顫,還來不及說話,便聽到一旁侍立的內侍排眾而出,“太後娘娘,陛下該用午膳了。”

李太後眯了眯眼,看著眼前謙卑跪著的內侍,一個內侍居然也敢隨意插話了?“你是誰?本宮不記得陛下身邊有你這號伺候的人。”

“奴才名成安,得浴皇恩,才被相爺選中來承乾宮伺候聖主。”

李太後不說話,她能說什麼呢?這人雖模樣謙卑,但語氣不卑不亢,而且已暗示了他是秦旭的人。想到秦旭,那個所有人眼中那個政績卓著的溫潤宰相。步入官場,得先皇賞識後平步青雲,官至宰相,又一表人才,是當年帝都未婚小姐的春閨夢裏人,但她更記得在先皇停靈的後殿,秦旭言辭緩緩,請她向諸王及百官公布先皇遺詔。

她吃驚抬頭,“秦相說什麼呢,先皇去的急,哪有留什麼遺詔。”

秦旭和煦一笑,“六皇子乃先皇後之子,論起來還是嫡長子,由他繼位實乃名正言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