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隻是其中一個原因。”
燕雲菲也加入這場談話。
“那會,章義太子年富力強,意氣風發,身邊圍繞了一大群文臣武將。所得人心,令人驚歎。對比中宗皇帝年老昏花,朝臣不滿,是個皇帝都會著急,恐懼。中宗皇帝也怕啊,怕被造反,怕失去皇位,怕被太子屠殺。不如先下手為強……”
“中宗皇帝,老夫有幸見過一麵。”
燕守戰捋著胡須,回憶當年。
誰都沒想到,父女四人,會在這個時間,這個地點,聚在一起談話,和解。
在生死麵前,一切恩怨都是小事,不足為道。
人們會思念的是光輝過往。
燕守戰說道:“老夫見中宗那會,中宗皇帝已經老得不成樣子,但依舊一年之內納了十幾個妃子。
章義太子出事之前,中宗皇帝帶著幾個寵妃在瑤池已經住了將近兩年。也就是說,章義太子將近兩年沒見到中宗的麵。
所有政事,皆有內侍或是朝臣傳話。由此可見,父子兩人早就有了矛盾,而且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中宗殺章義太子,固然有人挑撥離間。但,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中宗皇帝想除掉章義太子,臣子利用他,他也利用臣子,雙方合謀一起殺了章義太子。
事後,中宗皇帝將責任推給臣子,說自己受了蠱惑,卻隻抓了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人物。
隻因為,大家心知肚明,中宗皇帝他不無辜。他是真心想殺了章義太子,並非全是別人蠱惑。
大魏王朝的敗落,自章義太子敗亡開始。但,這個天下又落到了雲歌手裏頭,落到了章義太子的外孫女手中。
天理循環,報應不爽。可見,章義太子的血脈才是真正的帝王血統。”
燕雲歌:“……”
她真的好想吐槽啊!
父親對血統一說,真真是蜜汁相信。
她是秉承自己的意誌,可不是秉承章義太子的意誌。
隻能說,她恰好就是章義太子的外孫女。
談古論今,時間總是過得飛快。
月上中天……
這場談話沒有針鋒相對,沒有劍拔弩張,沒有彼此怨恨……
一切的矛盾和紛爭,在靈堂前得到了消解。
燕雲琪同燕雲菲相視一笑,“以後還請大姐姐多多包容。”
“二妹妹客氣!你不怪我,我已經滿足了。”
“無所謂怪罪。反正,皇位最終還是落到了蕭氏族人的手中,落到了章義太子後人的手中。兜兜轉轉,這個天下最終還是姓蕭。”
隻不過是從這個蕭,傳到了那個蕭。
追根溯源,都是一個祖宗。
燕雲菲扶著棺木,“母親也能瞑目了!”
“是啊!母親最大的遺憾就是東宮敗亡,如今四妹妹替她搶回來一切,滿足了!”
兩姐妹這麼多年,第一次平靜地笑起來。
這是死亡,也是新的開始。
停靈七日,出殯……
趕在春節來臨之前辦完葬禮。
百官設路祭祭拜,送皇太後最後一程。
關於皇太後蕭氏選擇葬入蕭氏皇陵,朝臣,尤其是禮部臣子齊齊反對,聲音之大,天下都能聽見。
但……
燕雲歌一意孤行,力排眾議。
既然禮部不肯承擔殯葬指責,就由少府替代禮部,操辦皇太後喪儀一切事情打。
她這一舉動,給天下人釋放了一個信號:
少府就是小朝廷。
凡是六部和內閣不想辦的事情,少府都能操辦。
少府看似隻是一個機構,但內部人員眾多,人才濟濟。
別說禮部,吏部,刑部,戶部……
六部衙門職責,若是哪天癱瘓,不用擔心,少府立馬就能取代六部,讓朝廷繼續如常運轉起來。
而且,少府有錢。
比戶部更有錢。
一時間,朝臣們都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和威脅。
少府已經威脅到了六部的地位。
這要是六部不給力,皇帝是不是直接讓少府取代朝堂,甚至取代內閣?
朝臣強烈反對,議論紛紛,要求限製少府的權利。
燕雲歌一並駁回。
少府屬於皇帝的私庫,是皇帝的大管家。
大管家就是要無所不能,就是要急主人之急,為皇帝分憂,以皇帝的意誌為行動準則。
說白了,少府就是一個窺測六部的威脅。
六部的官員瞎鬧,少府就會立馬頂上,糾錯。
朝臣們高呼,少府缺少監督,萬萬不可。
燕雲歌冷哼一聲,“真當金吾衛是擺設嗎?還是當監察司是擺設?”
她難道不懂預防貪腐的重要性嗎?
少府的官員,是比六部官員更換更勤快的部門,都不用經過朝議,皇帝可以直接任命。
也就是說,少府官員的風險,甚至要高於六部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