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全靠監察司的功勞。
也因此,監察司給自己招惹了一大批仇家。
……
喪儀結束,離著春節就隻剩下幾天。
往年這個時候,各個衙門都忙著放假過年,準備節禮。
今年不一樣。
因皇太後喪儀引起的禮儀之爭,權利之爭,少府和六部之間的鬥爭,燒得如火如荼。
朝臣憤慨!
“太後娘娘是大周朝的太後,豈能葬入大魏朝皇陵,荒唐!”
“太後娘娘雖說是大周朝的太後,可也是大魏後裔,是章義太子之女。說是皇陵,對太後來說那就是祖墳。葬入祖墳有何不可。”
“巧言令色,無恥之尤。請陛下誅殺朝中奸邪!這等諂媚小人,隻會敗壞朝堂風氣,敗壞天下風氣。陛下萬萬不可受其蠱惑啊!”
“請陛下誅殺奸邪!否則,陛下一世英名將蕩然無存。”
朝臣們痛心疾首。
少府官員站出來一一駁斥。
“何為孝道?太後娘娘是大周王朝的太後,她更是陛下的母親。太後娘娘臨終前唯一的心願就是葬入大魏皇陵,陛下身為子女,豈能違背太後遺願?你們逼迫陛下,分明是包藏禍心,逼迫陛下不孝!”
“陛下要對太後娘娘孝順,無可爭議。但,陛下身係天下,一言一行都關乎著大周朝的江山社稷。是不是應該為了天下,為了江山,舍一人之孝道,成全天下太平。”
“荒謬絕倫!陛下盡孝,人人稱頌。怎的到你們嘴裏,陛下盡孝,竟然嚴重到顛覆江山。你們這幫人,分明是危言聳聽,唯恐天下不亂。”
“奸邪小人,以諂媚事君,禍國殃民,該死!”
雙方直接對噴,從大道理爭論,發展到人身攻擊,問候對方祖宗十八代。
嚴肅的朝堂,變成了菜市場。
雙方掐架不亦樂乎。
接下來,就是動手了。
蕭逸悄聲問燕雲歌,“不管嗎?”
燕雲歌安靜看戲,“先讓他們吵,等他們吵累了,才是朕該出麵的時候。”
“你放任他們吵下去,就不擔心激化朝廷矛盾?”
燕雲歌抿唇一笑,她將這個問題拋給站在一旁聽政的長子蕭元初。
“元初,你如何看待這場朝廷爭論?”
蕭元初微微一躬身,“啟稟母親,這場爭論,看似是為了太後娘娘喪儀之爭,是禮儀之爭。
歸根結底,是權勢之爭,故而雙方寸步不讓,無所不用其極的攻擊對方。
母親啟用少府替代禮部,主持太後喪儀,讓六部以及內閣都感受到了威脅。
他們打壓少府,就是維護自身權柄。他們不允許有第二個機構,同他們爭搶朝廷話語權。
這場爭鬥,除非少府退回二線,保持以前的狀況,不參與朝政,才會真正結束。
否則,將一直持續下去,隻不過鬥爭的方式,極有可能從朝堂當麵爭論,改為私下裏互耍手段下絆子攻擊。
總而言之,母親的態度很重要!
到底要不要扶持少府站出來和六部打擂台,母親的一個念頭,決定了朝堂未來數年的風氣和方向。”
燕雲歌含笑點點頭,“那你認為朕該怎麼做?是扶持少府上位,還是讓少府退回二線?”
蕭元初斟酌了一番,“少府始終隻是備選,朝堂六部才是原配。兒子以為,理應維護原配的利益,喪儀結束,少府理應退回二線,繼續做備選。”
燕雲歌哈哈一笑,“你這個比喻,很生動也很形象。沒錯,六部是原配,理應得到尊重。”
她這一發言,這次的爭論也將劃上句話。
少府遺憾退了回去。
想和六部一爭長短地打算,暫時破滅。
六部和內閣齊齊鬆了一口氣,陛下沒糊塗啊!
可喜可賀!
但……
燕雲歌強調:“太後娘娘喪儀一事,到此為止。今後誰再舊事重提,休怪朕不顧念昔日情麵,斬了他。
記住了,此事到此為止。未來十年,五十年,百年,都不許再提起此事。記住了嗎?”
朝臣們麵麵相覷,片刻之後,齊齊躬身,“謹遵聖諭!”
燕雲歌親手將皇太後喪儀一事劃上句號。
就算她死了,朝臣們也休想翻舊賬。
誰敢翻舊賬,就是在違背她的意誌。
後麵的皇帝,完全可以承接她的意誌,處置舊事重提的臣子。
這就等於是一把尚方寶劍,傳承後代。
她還特意叮囑起居郎,“將朕剛才說的話,一字不改,原原本本記錄下來。但凡你敢改動一個字,這個職務就讓別人來做,你可以去南疆養雞鴨鑽樹林子。”
起居郎:“……”
去南疆放養雞鴨,好可怕!
趕緊埋頭,劃去之前的記錄,原原本本一字不改將陛下的話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