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
如果有了朝廷支持,有了兵力增援,一切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一如當年,蕭成文大力支持他進攻南疆一樣。
不說舉國之力,隻需要用南邊的力量,讓德親王蕭元嘉統籌後勤,支持淩長治開戰,戰爭局麵必定是碾壓式的,一路橫推過去,碾壓所有土著部落。
南疆,大周王朝觸手可及。
西域,大周王朝的手,百年內都伸不了那麼長。
這就是為什麼,燕雲歌區別對待劉寶平,淩長治的原因。
劉寶平太遙遠,管不了。
那就放手讓他自己飛。
對方還要反過來,感激自己。
淩長治就在南疆,看似很遠,隻是離著京城遠。
他就在南方邊境,一路南下……
那麼近,豈能讓他流離在外,獨自建國稱帝。
那是萬萬不行的。
燕雲歌以最大的誠意,將一切坦誠,在信件裏麵訴說利弊,希望淩長治為了淩氏一族百年之計,做出正確地選擇。
莫要一意孤行。
大周有勢力,出兵,拿下平洲城。
不這麼做,是因為尊重他。
尊重淩氏一族對南疆做出的貢獻。
這份貢獻,絕不能因為立場不一致就被抹殺。
這是對老朋友地尊重,也是對此生唯一對手地尊重!
怎麼選,決定吧!
淩長治頭有點痛,卻又無比的慶幸。
去年,他做了曾祖父。
淩氏第四代嫡長孫出生,淩氏一族將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平洲城越來越繁榮,人口也越來越多。
看起來,一切都很美好。
但……
正所謂烈火烹油,鮮花著錦。
美好是表層,表層下麵危機四伏,暗藏殺機。
人口增加,增加的主要是商人,學子,浪人。
良民增加有限,兵源的增加更是少得可憐。
人會老去。
當老兵退伍,卻沒有足夠的新兵補充兵力,該怎麼辦?
不能強製性,要求那些商人從軍。
更不能強製學子從軍。
隻能增加市井小民的數量,增加農人的數量,從這裏麵征兵。
可是……
何其艱難。
一個人出生成長需要時間。
從出生,到可以服兵役,至少需要十五年。
前提是,這個家庭不止一個男丁。
一個家庭,兩個男丁,抽一個男丁服兵役。
若是獨子,不服兵役。
孤寡,不服兵役。
想要大量征兵,除了增加人口外,還需要足夠的時間,讓男丁成長。
外部威脅,一直都存在。
海盜一直在窺探。
據說千裏之外有大陸,大陸上有成建製的部落,他們野心勃勃,擅長海戰,隨時都有可能打過來。
還有……
叢林內,那些土著部落,蠢蠢欲動,互相串聯。
恐怕下一場戰爭,即將到來。
劉寶平背後,有大周王朝全方位地支持,才能一路披荊斬棘,僅僅隻用了兩三年時間,就拿下了位於西域的天幕城。
沒有大周王朝地支持,給劉寶平十年,二十年時間,他也走不出草原,更別提拿下西域的城池。
這就是一個王朝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