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可啊!”
“江山社稷,全是按照陛下的設定在運轉,基礎不夠牢固。陛下這個時候退位,恐有人亡政息的禍亂。”
“陛下不能糊塗啊!朝堂離不開陛下,天下更離不開陛下。陛下辛苦打下的江山,果真要放棄嗎?忍心嗎?”
“臣鬥膽問一句,陛下為何生出退位的想法?是有人威脅,還是身體健康原因,亦或是出現了別的我們不知道的情況?懇請陛下實言相告,臣等不想被隱瞞。無論什麼困難,臣等堅定地站在陛下這一邊。”
“臣等堅定站在陛下這一邊!”
臣子們齊齊跪拜,表達忠心。
燕雲歌很感動,“諸位愛卿請起,都坐下說話吧。你們的擔憂,疑惑,朕都會一一解答。不瞞你們,朕的確有退位的打算,但不是今年,也不是明年。或許是後年,或許是三四年之後。”
臣子們麵麵相覷。
隻有一個疑問,“為什麼?”
燕雲歌沉默片刻,“原因是多方麵。元初已經成長起來,正處於年富力強,開拓進取的年紀,該給他機會,讓他有一番作為。而不是抱著遺憾,登上皇位。當然,這不是主要原因。
朕登基多年,親自設計藍圖,製定律法製度,將大周王朝帶上正軌。這個過程既壯麗偉大,也很辛苦疲憊。
朕想看一看,當朕離開了龍椅後,製度是不是還能正常延續下去?人心是不是依舊能凝聚在一起?帝國能不能越來越強大?
諸位,這麼做,是在考驗朕親自栽培的繼承人的能力,同時也早考驗朝堂諸公的能力,以及朝堂製度優缺點的時候。
我希望能出問題,隻有在這個過程中出現問題,我們才有機會去糾正,去查漏補缺。
我最怕的事情就是,我活著的時候,一切看起來都很好,然而問題卻掩藏在陰影之下,不曾被發現。
當我和蕭聖人過世,陰影下麵的問題全都冒出來。屆時,才是帝國真正的危機。
諸位愛卿,可有信心撥亂反正,可有信心解決所有問題?朕信任你們,隻是你們對自身有多大的信心?”
沉默!
良久沉默!
許久過後……
“陛下是不信任我們嗎?亦或是不信任信親王?”
“非也!我隻是不相信,世上有完美的製度。任何製度都有兩麵性,需要推進,需要查漏補缺。我坐在龍椅上,大部分時候,是看不見問題所在。隻有當我走下龍椅,去到民間,才能發現問題的根源,才能著手解決問題。”
“臣鬥膽問一句,是不是蕭聖人的身體出現了大問題?世人都說陛下心硬,然而,臣等都知道,陛下心最軟。尤其是同蕭聖人有關的問題上麵,難以保持理智。”
“休要胡言亂語,豈可胡亂揣測兩位聖人的感情。”
燕雲歌虛虛一抬手。
“今兒暢所欲言,不必有所忌諱。起居郎不在,今日君臣之間談話,大家放心,不會被記錄在案。”
諸位臣工都偷偷鬆了一口氣。
“多謝陛下寬容,臣就鬥膽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如果,陛下是為了蕭聖人退位,臣堅決反對。
蕭聖人擅長軍武,經濟民生這一塊這些年一直是陛下在操心。
眼下,是帝國的關鍵時期,決定了帝國未來兩百年之國運。臣懇請陛下,為了帝國的未來,不要退位!”
“請陛下收回成命,不要退位。”
“臣等附議。”
燕雲歌輕哼一聲,“帝國需要朕,朕也放心不下帝國。但,朕也說了,退位是幾年後的事情。你們現在憂心忡忡,為時過早。幾年後,朝堂和天下又是另外一番局麵,諸位愛卿不必多慮。你們應該對信親王多一些信心。”
“臣等不是不信任王爺,而是,陛下才是帝國的掌舵人。這艘巨輪,離不開陛下啊!”
“請陛下收回成命。”
“諸位愛卿,為何如此頑固。時代在變,皇權傳承也該有所變化。非得等朕老死,才開啟皇位傳承,諸位不覺著太晚嗎?諸位愛卿,你們的家族傳承,家主之位傳承,難道都要等你們老死之後才進行嗎?荒謬!”
“陛下糊塗啊!”
燕雲歌怒斥,“朕看你才是老糊塗!正所謂皇帝越老越變態,一個老年人做皇帝的後果,細數曆朝曆代的教訓,還不夠大家吸取經驗教訓嗎?
非得當皇帝當到七老八十,才將皇位交給下一代。然而下一代,都成了老頭子。
人年齡一大,思維僵化頑固,完全不利於帝國的發展。當然,兒皇帝也不行,太稚嫩。
信親王現在的年齡,做皇帝其實是最合適的。不失穩重,又不失進取心。
你們應該高興才對,不用去揣測一個老年皇帝變態想法,隻需正常當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