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WS與螞蟻(1 / 2)

時間回到2035年1月22日,次元邊界遊戲科技公司的主會議室裏,一個25歲的年輕小夥,正激情洋溢的介紹著自己的團隊嘔心瀝血8個月所獲得的成果。隻見他提筆在會議室的白板上,用如同幼兒園小朋友一般的字跡寫下了兩個英文單詞——“World Simulator”。

項軼:“World Simulator(世界模擬器),以下簡稱WS,是世界上首個物理學習型AI。WS具有極強的深度學習能力,我們將人類頂級物理學大師授課時的錄像,以及除了量子物理之外所有的物理學論文、書籍,全部上傳給WS進行學習……”看到市場部總監樓凱文高舉的手臂,項軼暫時停了下來。

樓凱文:“為什麼是量子物理之外的物理?為什麼不一口氣把所有物理都教給他呢?”

項軼:“量子物理與早期的物理學在最根本的哲學層麵上存在嚴重的衝突。也就是說,如果你堅信量子物理學是正確的,那你必然無法接受之前的物理學,反之亦然。因此WS無法兼容量子物理模型。”

“嗯,有道理。”樓凱文點點頭,假裝自己聽懂了。

項軼繼續說道:“總之,WS對於非量子的物理學,理解程度遠超任何人類物理學家,對於量子物理學則是完全不接受的。你們可以把他想象成一個超級愛因斯坦。”

王恒:“快說說你的‘愛因斯坦’能為公司帶來些什麼。”

項軼:“WS能賦予遊戲最接近現實的物理係統,創造出最符合物理學定律的遊戲場景,讓玩家獲得最逼真的遊戲體驗。”

隻見項軼對著一個小型麥克風說了一聲:“太陽係。”會議室前端的全息顯示台上出現了一個蘋果大小的發光球體。

“這是太陽?地球和其它的行星呢?”樓凱文問道。

“呃……按這個大小比例,應該在你們座位附近吧,仔細找找,非常小,而且你們察覺不到這些行星的運動,因為太慢了。”項軼尷尬的回答到。

看到演示效果非常不理想,項軼趕忙對著麥克風說了一聲:“地球。”隻見一個小黑點一邊放大,一邊移動到了原來“太陽”所在的中心位置,而“太陽”則被移出了可視區域。這顆球主體呈藍白色,一半被“太陽”照亮,另一半處於黑暗中,與我們的地球十分相似。項軼指著“地球”上的一些區域命令WS將其放大,隻見海洋、冰川、沙漠、山脈、河流、洞穴等環境出現在眼前,足以以假亂真。

項軼有些得意的說道:“世界模擬器顧名思義,是可以模擬出真實世界的強大機器。這裏的一切都遵循著WS所理解的物理規律。將我們人類掌握的所有太陽係相關的天文數據通過WS進行物理推演,就能創造出一個最接近真實的虛擬太陽係。同理,我們的地球也可以被模擬出來。”

王恒:“小項啊,這樣的物理係統確實能讓我們的遊戲場景更逼真一點,但這又能增加多少市場競爭力呢?誰又會為了去玩一款更逼真的《物理彈球》而掏腰包呢?”

項軼:“上周五,我們開始讓WS學習人類頂級工程師對物理的應用方法。WS目前已經能在虛擬世界中製作一些簡單的機械和電子設備了,並且技術日益精進。我們計劃讓WS在虛擬世界中建造出遠超人類科技水平的宇宙飛船,進行虛擬太空旅行。M87星係中心黑洞的完整數據,以及廣義相對論最新研究成果的學習補丁已經在今天上午上傳給WS了。”

王恒:“還能造機器啊,這點可以好好利用一下。不過我真正的意思是,能不能有點活物啊?你看你這個虛擬地球光禿禿的,連根草都沒有。遊戲嘛,要有活著的角色才好玩。你看那些RPG(角色扮演)遊戲火了幾十年,可是發展到現在還是那一套,攻擊、防禦、生命值、暴擊……還在用這些嚴重與現實不符的所謂屬性來結算戰鬥,動作畫麵也都很假。如果你能做出與現實中的活物一樣的虛擬角色,那就是我們公司的大英雄。”

此後的兩個月,次元邊界遊戲科技公司的發展走上了快車道。WS大大減輕了程序員的負擔,縮短了遊戲的開發時間,短短兩個月就推出了3款優質的遊戲。一款賽車類遊戲,一款飛機空戰類遊戲,還有一款逼真的坦克大戰遊戲。而到了4月,《黑洞探險》和《機器人大對決》這兩款驚世之作讓次元邊界步入了世界電子遊戲業巨頭的行列。然而這些遊戲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遊戲世界中都不存在生命體。

事業的成功並不能衝淡項軼心中的苦惱,他一直在想王恒那天說的話。完成《黑洞探險》最後的測試後,項軼又一次陷入了沉思:WS已經能在虛擬世界中製造未來科技的人形機甲和能超光速飛行的宇宙飛船了,卻連一個最簡單的細胞都創造不了。那個虛擬的地球,明明有著最適合生命存在的環境,卻連個花花草草都長不出來。難道創造生命真的是不可能的嗎?那生命的起源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