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五一假期形同虛設。雖然還是放了國家法定假期規定的三天,但實際上我們隻有珍貴的一天。
高考在煎熬的等待中終於近了,可我們還沒有調整好心態。
五一假期的第一天是周日。平日裏我們每周僅一天的假期也是安排在周日,周六從來都是考試日,考數學、考英語、考文綜···
理科生永遠以為文科生的文綜很簡單,隻需要記記背背就可以了。他們永遠體會不到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裏,在三張試卷寫滿密密麻麻的字跡之後,腦袋處於怎樣的麻痹狀態,握筆的手抽筋是常有的事情,每個高考苦過來的文科生右手的中指幾乎都是畸形的···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文科生屬於“畸形”的半殘廢學生。
五一假期的第一天,我和林佳喻相約去木馬公園劃船。
木馬公園顧名思義就是公園裏頭有一座大型的旋轉木馬,這裏沒有其他任何的遊樂設施,隻有全市最大的旋轉木馬設施。在我的童年記憶中,木馬公園是我每個假期必去的地方。
那裏的旋轉木馬跟其他遊樂園裏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不是一批批鋼鐵鑄造的冷冰冰的“木馬”,不是用各種顏料繪畫成一匹五顏六色的“變異馬”。而是用貨真價實的木頭雕刻成的木馬,“馬背”上軟軟的,用手摸上去觸感像是真正的馬。
我坐過很多旋轉木馬,那些旋轉木馬轉動時的背景音樂,有些是兒歌,有些是名曲《贈愛麗絲》···最奇葩的經曆是有一次剛在旋轉木馬上坐好,四周傳來鳳凰傳奇豪邁的歌聲···
木馬公園裏的旋轉木馬永遠隻會放一首曲子,那首曲子很複雜,有大提琴、小提琴、鋼琴等樂器的混合演奏,我一直不知道那首曲子叫什麼。在我的印象中,那時旋轉木馬的工作人員是一個年輕的、臉圓圓的、胖乎乎的年輕姐姐,她經常在狹窄的操作室一個人看漫畫書。
後來等我再大一些,我終於在電視裏聽到了這首曲子。當時電視裏正在放宮崎駿的《哈爾的移動城堡》,耳邊突然響起這個熟悉的旋律,後來我終於知道那首曲子是久石讓的《人生的回轉木馬》。
那時候,所有的少男少女都在瘋狂迷戀宮崎駿的動漫,身邊很多同學都買《天空之城》、《龍貓》的明信片寄來寄去,隻有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的“哈爾”。我也永遠忘不了,在木馬公園裏,有一個胖胖的姐姐在逼仄的工作環境中,深深迷戀著宮崎駿,將已經遺失的童年寄托在旋轉著的木馬上。
上初中後我再也沒有坐過旋轉木馬,因為在我的“男子漢”認知中,旋轉木馬這種不疾不徐的遊樂設施,隻適合小孩子玩。後來發現,很多人都是這樣想的。
木馬公園的中心是一個小小的湖泊,在我小時候,天氣變暖的春天一到,湖麵上就到處飄著形色各異的小船。人們會在這樣的溫暖季節裏,選上一個周末,在湖上共享親子時光。風靜靜吹著,在湖麵上吹起一陣陣波瀾,不用劃動的小船會自動在水麵上飄著···
過了這麼久,我又再一次去了木馬公園,跟林佳喻一起。我們計劃著先坐旋轉木馬,再去湖中心劃船。
那天的天氣很好,然而木馬公園的遊客卻不多。這裏屬於老城區的最東邊,與新城區的發展方向剛好相反,屬於被漸漸遺忘的角落。
新城區開發之後,各種富有特色的公園建立起來,遊樂設施也豐富多彩,刺激的過山車、浪漫的摩天輪、驚險的大擺錘···哪裏還有人去玩一座破舊的、撒發著腐朽氣息的木質旋轉木馬。
買了票,踩著草地走過密密麻麻的林蔭小道,一直向裏走,就看到了童年的旋轉木馬。木馬還在轉著,隻是機械軸承偶爾發出刺耳的金屬摩擦的聲音。裝飾的彩燈看起蒙上了一層灰塵,怕是到了晚上也不會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