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存亡之戰(二)(1 / 3)

日本的大規模整軍作戰意圖十分明顯,對這次軍事作戰,日軍並沒有進行保密。這是一次決戰,日本參謀本部的意思很明確,以實力打敗南華。對雙方的國力上來說,日本要強大得多,但從戰爭潛力上來說,南華優於日本很多。

南華的國土麵積是日本的兩倍還多,人口卻不足日本的一半,但南華是華人主體的國家,身後站著一個四億人口的中國。在翟勤的移民政策下,很多中國人眼裏,南華也就是一個中國的獨立地區,並沒把南華看成外國,所以,南華人口不成為問題。

科技力量上,南華不是中國,他有先進的科技力量,不但超過日本,可以說軍工方麵不比美國差。唯一不如日本的是南華建國時間短,他在貧窮落後的地區建立起一個國家,工業基礎太差,特別是大型重工業,根本不是短時間就能建立起來的。

就算是有科技水平,建設也需要時間,一艘軍艦他的鋼鐵數量就是上萬噸,別說是生產製造,就算是想建設一個可以提煉萬噸的鋼鐵廠也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所以南華盡管軍艦下水很快,但都是小型艦艇,最大的也不過輕巡洋艦的噸位,三千多噸到四千噸排水量。如果以艦上火炮口徑區分,那也隻能是驅逐艦。

七拚八湊加上自己生產,翟勤也隻是弄出一個一百多艘艦艇的海軍出來。其中算得上有戰鬥力的艦艇不過一百艘。南華從南到東有漫長的海岸線,他們不可能全部出動,用於近海防守的力量去一部分,能出海作戰的艦艇數量也不過百八十艘。

所以,無論是山杉元還是古賀峰一都對這一次作戰充滿信心。為了鼓舞國內民眾的士氣,打擊反戰人士的氣焰,日本一改過去偷偷進行襲擊的作法,大肆宣傳這一次軍事行動。在中國沿海到朝鮮再到日本本土,共計調集了七個師團,接近十五萬部隊。

各地隻要能進行飛機起降的地方全部部署了飛機,舉國力量日本共計準備了兩千五百架飛機。如此的軍力,讓日本方麵舉國上下一片信心,認為一定能打贏這一仗。

就連意誌消沉的天皇,也頻頻發表講話,鼓勵日本陸海空三軍,發揚大和民族的武士道精神,為東亞的崛起,為大日本帝國的生存決戰。弄得日本上下一片叫囂,仿佛打敗南華就取得了世界勝利一樣。

相對於日本的高調,南華方麵的反應卻有些反常。南華方麵沒有了動靜,翟勤的囂張是出名的,但麵對日本的逼人氣勢,南華仿佛被嚇得不敢出聲一樣,沒有任何反應。

亞洲戰場成為全世界的關注焦點。美國、英國還在保持沉默。羅斯福、丘吉爾都明白,南華麵臨生死存亡關頭。日本如果取得衝繩島戰役勝利,雖然不能說滅掉南華聯邦,但翟勤將一蹶不振,他多年的努力將化為泡影,也隻能縮回南華國內,將再也沒有作為。

這個結果是所有人都願意看到的。南華太強勢了,他們崛起不過兩三年時間,卻展現了咄咄逼人的氣勢。特別是翟勤的擴張野心,讓哪一個國家都不放心。

特別是英國、法國,翟勤是在他們的地盤上建立的國家,如今泰國已完全倒向南華。美英兩國對泰國的影響力逐步減少,泰國和南華的條約和合作協議一個接一個,現在連緬甸政府也開始轉向,特別是駐守緬甸的中**隊。

黃傑這個最高司令,軍事上草包一個,弄錢方麵卻很有一套。他終於嚐到了駐守海外基地的甜頭,他就是太上皇,首先自己弄得肚滿腸肥,生活得像一個皇帝。這樣的日子,他怎麼能讓別人奪去,別管英國政府如何向重慶政府施加壓力,黃傑不同意任何軍隊進入緬甸。因為印緬邊境問題,中國駐緬軍和英軍差點發生戰鬥。

別看黃傑打日本人不行,但對付印度的殖民軍隊,那還是一個來一個來的,特別是他手下的兩個軍,那可全是精兵強將。鄭洞國和廖耀湘哪個也不是省油的燈,對日軍作戰都不害怕,還能怕英**隊嗎?

丘吉爾也十分惱火,蔣介石的無賴他也領教到了,抱著美國的大腿根本沒把英國放到眼裏。南華有科技力量,經濟在持續發展,弄得緬甸泰國不得不求助南華。得到實惠的黃傑可不是什麼政治家,他就看到自己的利益了。所以說,南華雖然沒把緬甸、泰國並入版圖,但三個國家簽署了共國聯盟防禦條約,讓東南半島等於實際落入翟勤手裏。

對於通過泰國南部,翟勤不斷插手馬來西亞、新加坡的事務,英國更加是氣得不行。想阻止翟勤南擴東進,英國又急於和德國作戰,兩麵著急。這時候,日本準備和南華大打出手,有重創南華的機會,當然恨不得支持日本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