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沈方輝的初步作戰計劃,翟勤點點頭:“不錯,你們的作戰思路沒問題,戰略主導方向也是正確的。但是有一點你們要想一下,戰略方向再正確,也要取決於戰術運用和戰場執行。中國的國民黨軍隊就是例子,並不能說**在戰場上的戰略策劃全是錯誤的,雖然他們的被動防禦主導思想是錯誤的,但也要看到,戰場上軍隊的戰術運用和作戰計劃執行不力的重要原因。再完美的計劃也要有執行到位的先決條件,作戰計劃很好,是建立在每一個步驟都勝利的基礎上。”
翟勤停頓一下說道:“參謀部的計劃有三個問題,第一個是海軍艦隊能否達到戰果,二,空軍是否能做到作戰目標,三,如果海空軍達不到作戰目標怎麼辦?陸軍最後決戰是不有把握勝利?軍事作戰的原則,你們清楚,妙算勝少也,妙算敗多也。”
對翟勤提出的問題,嚴純正說道:“總統,這一戰和衝繩島登陸戰很相似,當時我們進行了三場戰役的準備,但最後隻是打了一場空降登陸作戰,海軍根本沒參戰,空軍也不是戰鬥。這一次作戰我認為關鍵是海軍的戰鬥,因為如果海軍勝利,其它兩個作戰基本不存在。海軍方麵也詳細的研究過,我有把握打勝這一仗。”
翟勤問道:“你的把握在哪裏?”
嚴純正很清楚,這一次會議說是聽取彙報,還不如說是翟勤的聽證會,海陸空三軍都有責任向總統說明白。他說道:“我們海軍艦隊無論是艦艇數量和噸位,火炮數量和艦載機都遠遠不如日本,在表麵上看,確實和日軍相差很大,根本沒有勝利的可能。但總統說了軍事作戰,最後看的還是戰術運用。在戰術運用上,揚長避短,發揮我們的優勢,打擊敵人就是關鍵。南華海軍的優勢是我們的科技比他們先進,這是日軍比不了的,也是他們不知道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日軍對南華海軍可以說一無所知,這樣的戰鬥,沒打他們已然輸掉了一半,所以我們有信心取得海上勝利。
雖然嚴純正沒有說什麼具體的計劃和作戰方式,但翟勤已相信海軍有了對策,因為嚴純正說出了揚長避短。
南華的科技超過日軍,這就足夠了。翟勤召開這個會議,也就是想告訴他的三軍司令,南華的戰鬥不是拚數量,而是拚質量,拚科技實力。現代的戰爭不再是飛機大炮時代,是打科技先進。嚴純正明白這點翟勤也就放心了。
他看看喬治,喬治說道:“空軍和海軍一樣,南華飛機比日軍總數量少的多,無法和他們打常規的空戰,但無論是武器上還是飛機性能上,日軍都無法和我們相比,所以,空軍決定對日軍實行圍殲,而不是和他們打分散的空戰。我們有衝繩島陸軍機場,而日軍飛機要從本土九州和中國沿海起飛,航程和距離都無法相比。海上戰鬥是關鍵,日軍艦載機數量就快趕上我們的作戰飛機總數了,所以空軍打算以海軍和路基基地為誘餌,一舉消滅他們的空中力量。
這次三軍會議,陸軍方麵並沒有總負責的人,沈方輝一直在兼任陸軍司令的職位。但這次卻有陳冬生這個國防部長參與。
幾個人全明白,這一次根本沒陸軍什麼事,如果海空軍失敗,那就是死守衝繩島的問題。麵對強大的海空軍進攻,南華不可能死守。如果海空軍勝利,那麼日軍登陸作戰也無從談起。所以陸軍基本沒事,但作為掌握南華所有軍隊的國防部來說,陳冬生明白自己的職責。他說道:“總統,國防部以和總後勤部做好了一切準備,確保這一次決戰的軍備和物資。”
翟勤沒有再問什麼,而是就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詢問,四個人給予了答複。
翟勤的例行軍事會議結束,因為這一關過去,沈方輝他們再沒有什麼可想的,南華軍的準備進入最後階段。日本方麵的準備也全部完成,戰鬥什麼時間爆發取決於日本的進攻時間。
在翟勤召開完軍事會議一個月的時間裏,南日雙方好像進入和平時間,太平洋戰場上平靜如水。
但明眼人都明白,雙方都在加緊備戰。日軍從中國戰場上抽調的兵力全部集中在沿海港口,本土的日軍沒有變化,還是向九州集結。對於陸軍部隊的作用,日本也十分清楚,他們也明白,海上不勝利是無法進行登陸作戰的,但局限於作戰物資的集中,日本準備的時間太長了。
山杉元急的很,時間越長對日軍越不利,因為給南華穩定衝繩島的時間越充分。這不到兩個月時間,衝繩島成為一個堅固的軍事要塞。
南華特種師又一次返回了南華,而接替衝繩島防禦的是南華第一軍。作為第一軍軍長的丁兆雲進入衝繩,在南華海空軍配合下對衝繩島周圍的大小三十多個島嶼進行逐一進攻。發揮南華陸軍的作戰能力,日軍除了投降就是被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