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恒再一次收到錦衣衛的密信,將朝堂中發生的最新情況看完後,右手重重拍在案上一拍說:“太棒了,楊廷和要敗了。”
站起身在二堂裏踱步,思考著朝堂鬥爭今後的脈絡。朱恒認為他的到來,目前來看,還改變不了多少曆史的軌跡。今後楊廷和出大招,百官死扛,按嘉靖的脾氣性格,還是會出現廷杖事件的。
這也是朱恒不願意看到的,他想改變這一即將要出現的情況,甚至改變今後幾十年的嘉靖。
拿出紙,很快的給嘉靖寫了一封信,信中提到:“鬥爭即將勝利,而你麵臨的選擇是勝利的方式。當然你可以用高壓態勢用皇帝之威去勝利,但我更希望你以溫和的方式,利用目前輿論傾向於你的有利條件,既能贏得漂亮,又能給對方顏麵。
文官愛顏麵,丟了顏麵他就會跟你決裂,跟你死鬥。妥善地處理好今後與百官的關係,關係到今後你的統治。若是發生政治裂痕,就算你用幾十年入彌補都無濟於事。所以最好就是不要發生。
所以聽我的,要是楊廷和率百官逼宮,你也要克製情緒,利用自己的智慧與身邊一切有利的條件去接招,就像太極一樣。
一旦你贏了,楊廷和灰溜溜地走了,百官還會記著他多久?時間久了自然就不會再跟你鬥下去了。時間久了,楊廷和的影響自然減弱乃至消弭。時間久了,你的權威自然能影響朝堂,控製住百官。
期待著你的勝利,到時候我在上海灌醉自己為你慶祝!”
“希望這封信有用吧。”朱恒心裏想著。慢慢地把信封好了,交給錦衣衛,並吩咐一定要送到陸炳手上。
處理好此事,朱恒心裏輕鬆多了,誰知天不遂人願,麻煩找上了他。
縣丞跑來告訴朱恒:“大人,今天縣裏至少又多了300個流民,再這樣下去我可安置不了了。上海才多大呀,大多田地都有所屬。再不想辦法要出大亂子的。”
原來問題是這樣的:
上海縣處於長江下遊,較少發生水災,天氣適宜,所以多方流民會選擇到華亭,上海。但是流民的數量不會太多,上海縣會想辦法安頓好他們,重新上籍。
問題出就出在,朱恒做出的農稅減為二十稅一上了。消息一經傳開,不管是正在逃難的流民,還是已經找到地方混口飯吃但尚未入籍的流民都爭先恐後地湧向了上海。
一開始,用從上海大戶手裏追回了許多非法所得土地,加上本來上海無人荒地,順利地安置了一批又一批流民。
但是經不起這每天幾百上千的流民湧入啊,忙點也就算了,縣丞以下的官吏也能扛著。但現在問題是流民多的,上海快要沒空地安置他們了。趕又不能趕,想收卻無地,讓上海縣衙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