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是流民的問題,最近上海的商人聯名找了朱恒很多次。原因還是商業稅從十五稅一調整到了十稅一,這是商人所不能容忍的。
商人逐利,古往今來,都是如此。但是商人的社會地位卻是最低的,也是他們心中的痛。誰知朱恒卻很尊重他們,很耐心的像他們解釋了許久。
朱恒說道:“作為商人就要有商人的頭腦和精明。不要人雲亦雲,要有自己的判斷。
的確我規定了上海商業稅為十稅一,可事實如何你們自己體會不到嗎?
我整合了商業稅變成了統一稅種,沒有了以前的各種明目的雜稅。以前雖然商稅低,但是你們知道各種雜稅加一起如何?
要不我再把騰太監請回來?你們家的機器停工現在不征稅了,不再以利器的多少來征稅了,現在征稅隻針對你賣出的貨物多少。
你們好自為之吧。還要我怎麼樣?把商稅給你們免了?”
其實上海的商人規模還小,曆史不長,朱恒覺得對付起他們來相對簡單。沒花多少力氣就把他們打發了。
經過此事他心裏也在想,今後轉戰他處,碰到商業巨頭自己該如何自處。那些商業大家可不是上海這樣的小商戶們能比的。
北京,楊廷和府邸。
幾個人圍著楊廷和坐著,商量著後麵的行動和計劃。
楊廷和對禮部尚書汪俊說:“你這招很漂亮。明天在朝堂上扔出來,看他們如何接招。”
原來近期汪俊授意禮部主事侯廷訓,引經據典,洋洋灑灑寫出了一篇《大禮辯》,作為“繼統”派的作戰指導。此文一出,給了百官信心,他們站在了祖宗禮法的大義之上。
第二天早朝,禮部尚書汪俊直接扔出了這枚炸彈。因為有了充分的準備籌劃,立即百官跟進附和。
第三日,共有一百五十多名官員進言,希望嘉靖維護祖宗禮法,根據此文“繼統”。
與後世不同的是,此時的嘉靖不是一個人在同百官鬥,現在他身邊的支持他的官員因為先前的輿論,也達到了一百五十餘人,雙方勢均力敵。
這時誰也不留力了,能出的招都使出來了。能動用的力量都動用了。雙方相持不下。
看形式僵持不下,楊廷和使出了絕招。他上奏嘉靖,以朝堂紛爭,自己無能力約束百官,且年老體弱,力不從心,請求致仕來要挾嘉靖。
在楊廷和心裏,我是三朝元老,門生遍布天下,百官當以他為首。嘉靖離不開自己,朝堂還要他來管,現在我罷官不做了,看你怎麼辦。依仗著自己的資曆,他還是有這個底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