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嘉靖四年三月,上海縣。
黃錦氣喘籲籲地跑到縣衙找到了正在喝茶偷懶的朱恒。
朱恒笑著說:“我的黃大人,悠著點,這麼大的官了還這麼不穩重。”
黃錦興奮地說:“好事好事。你要的東西尋著了,去看看?”
朱恒跟著黃錦來到了碼頭邊,朝一艘英國商船走去。登上船才知道黃錦為他找到了四條邊境牧羊犬。
朱恒一直喜歡養狗,今天看到了邊境牧羊犬開心壞了。從英格蘭,蘇格蘭把這當地的狗運到千裏迢迢的大明,確實十分珍貴。
黃錦把四條狗全買下了,朱恒分別給它們取名為:皮卡,皮秋,艾米和卡卡。讓黃錦給嘉靖把艾米和卡卡送去,自己則帶著皮卡,皮秋回了縣衙。
回想這半年,上海的發展速度之猛,無法用語言形容。最直接描述,黃錦正好準備送第一批的關稅給嘉靖,整整四百萬兩。這還是朱恒克扣了學府的開支與養兵的花銷之後的數字。
大明朝去年年入稅銀才九百萬兩,半年時間收入與國家半年稅收基本持平了!這才是一個縣一個港口而已。
如今的上海港,車水馬龍。可謂商鋪林立車如蟻,絡繹不絕船如風!
碼頭被商船停滿了,起重機全部啟用。
搬運工人隨處可見,這是碼頭上最大的群體,需求量巨大。既解決了流民安置問題,又給上海縣及周邊縣的農民提供了農閑時的增收機會。
現在人們才能明白為什麼當初朱恒在建設碼頭時把路麵設計成六丈寬,一輛輛裝卸貨物的推車擠滿了道路。商人們恨不得再把路麵拓寬兩丈。
交易所永遠是排著長隊,以至於一種叫“黃牛”的職業孕育而生。花錢找“黃牛”為什麼?加塞唄,減少報關時間。
拍賣行最是熱鬧,商人習慣了每天有事沒事來這裏看看。這裏現在會把每天的成交價格公布出來,以供交易者參考。
交易的雙方是雙盲的,不存在刻意打壓價格的情況發生。這就是市場自動運作調節的產物。
外國進口商品都要在這裏成交,老外也相信這裏。拍賣行不但能幫他們賣高價,還比滑頭的中國商人有信用。吃了幾次大虧的外國人也學乖了,付點手續費總比血本無歸來的強。
內灘的客運碼頭自從朱恒取消了路引查驗這道手續後,進出速度加快了許多。來上海尋找機會的人太多了,使得內灘馬路上全是人流。
朱恒還是樂意見到人口流動的,不能讓大明的百姓一直窩在自己的土地上。所以他才決定從水路到上海的全部取消路引查驗。當然要在上海定居,還是要查驗路引登記造冊的。
內灘的江麵上是正在排隊不知何時才能停靠外灘卸貨的商船,所有的一切都體現出了上海灘現今的繁榮。
戚繼光的軍隊現在編製保持在了5000人,朱恒已經把自己興王府護衛從軍隊中抽調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