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雲押運的糧船沒有直接進會稽,在外停靠著,等待消息。此時,漕幫的糧船也在杭州灣附近停靠,等待行動。
黃錦徐鵬舉到來後的第二天,戚繼光帶著士兵趕到了山陰。此次他帶來了兩千人,還有三千人被他安排到了其他幾個縣。朱恒出城迎接,徐渭對於他的這一安排連連點頭,有了這些大頭兵,真不怕有人煽動鬧事。
四大家知道了戚繼光的到來,開始樂了,這個朱恒總算是沒辦法了吧。連軍隊都用上了,恐怕是怕城裏騷亂吧。四大家決定最後收刮一次市場上的糧食後準備行動了。
一日清早,朱七前來報告:“大人,對方行動了。最後二十萬石全部以五兩的價格被買走了。”
朱恒對著所有人下命令說:“開始行動吧。”
會稽縣的每家糧店都關著門,而門前排著長長的隊伍。百姓們都焦急的等待著糧店有米到貨,能買點回家。
有好些人排了幾天都沒搶到米了,再買不到的話家裏要斷糧了。
就聽見隊伍裏有人說:“這樣總不是個辦法,我們找知縣去,再不行我們一起找知府去。”
“是啊,這時候不找當官的找誰去。平時要錢了問我們要,現在我們沒糧了當然問他們要。”
“沒米買也是他們造成的。如果不是他們從中搗鬼,米價為什麼這麼高?肯定是他們靠這個來搜刮我們的錢!”
“是啊,知府是位狀元郎,就他的心眼多。讀書人最壞了,全是壞主意。”
其它各縣都有如此這般的煽動情況。在人為刻意的煽動下,紹興的局勢岌岌可危。
好在各地都有大量的士兵在街上,市集,衙門維持著秩序。才沒有出現嚴重的騷亂,但是情況還是不容樂觀。
就在有人造謠說紹興已經有人因為斷糧餓死了的時候,眼看著人群就要失去控製了。各縣都傳來了消息說:“快快,去碼頭(城門)看看,米來了,好多米。”
一代代大米從船上(馬車上)搬到了碼頭(廣場)上。然後有官府的官員出麵說,市場上糧食充足,請大家放心。官府保證每個人都能平價買到糧食,請耐心點。
這下百姓才知道,原來糧價上漲是有人在幕後操控。根本就不存在糧食危機。百姓的情緒得到了安撫。
將近一百萬石糧食,都以一兩銀子一石的價格出售給百姓。百姓在士兵、官吏的約束下,井然有序地排隊買米。
四大家這下傻眼了,朱恒哪裏弄來那麼多米?難道真的有天兵天將幫他變出來的?這樣下去計劃豈不是失敗了?
忙叫家裏的人冒充百姓去買米,看看到底他能有多少米,如果米不夠,事情還是解決不了。
五天過去了,山陰會稽的百名很多都買到了米,激動騷亂的情緒也得以控製。但是徐渭悄悄和朱恒說:“看來還是不夠,還差了點糧食,滿足不了那麼多人的需求。當初規定每人隻能買一石就好了。”
朱恒胸有成竹地說:“急什麼,不規定一次性買多少就是因為我還有後著,最晚今天下午你就知道了。”
原來朱恒的後手就是他寫的第四封信。傍晚,又見二十幾艘貨船靠岸,估計有二十萬石米從船上搬下。這是從杭州來的,徐渭知道了這是何鼇出手相助。
看來對方出招之時,朱恒已經想好了對策。再回想一下,從頭到尾,就算形勢再不好時,都沒見朱恒急過。早就胸有成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