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紹興大改(2 / 2)

萌芽是最頑強的,要是有石頭壓著它,它會盡力用它自己的力量去搬開石頭。所以朱恒認為隻要自己在的時候萌芽出現,以後大明式的“文藝複興”必定會出現。

高昌的學府就是他的試驗田,十年後千百名學子將學成,今後的力量自然會越來越強大。

朱恒又在山陰辦了一個小型的出版社,專門印刷書籍,一部分提供給府學學生,一部分在市場上出售。

這個出版社自給自足,他相信,目前來說可能無法賺錢,但是時間長了,勞動人民的無限智慧會促進印刷術的進步。效率的提高,自然會帶來豐厚的收益。

然後朱恒就著手《紹興時報》的創辦了。內容風格類似於《上海日報》,但是更多的版麵就給了學術辯論,他想將兩份報紙的功能區分開了。一個以傳播無論思想為主,另一個則是學術方麵的探究辯論。

正好孔家家主孔泉得知了消息,找上了朱恒。

孔泉小心翼翼地問道:“大人,聽說紹興要辦個《紹興時報》。大人您看這事孔家有何可以效勞的?”

朱恒很直接的說:“給孔家沒問題。孔家書香門第,上下幾代都有進士,交給你我自然放心。”

孔泉剛想說什麼,朱恒又道:“我不會和你談什麼條件。但是這事你要來做,必須答應我幾個條件

1《紹興時報》上永遠不得出現破壞大明安定,破壞大明統一的言論。

2.孔家必須保持中立,不得參與任何辯論。

3.孔家必須保證百家爭鳴的局麵,不得打壓任何言論。

4.孔家必須做到言論自由,鼓勵百姓參與到辯論探究中去。

5.孔家必須支持今後朝廷的各項改革,報紙要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隻要做到這幾點,就算朝堂上有人發難,本府幫你解決。而且本府能保證今後《紹興時報》的所有所得不會有人問你要一分錢。不過該交的稅還是要按商業稅來交。”

孔泉認真的做了保證後,朱恒簽了批文,今後孔家就成了中國報業的老大,這是後話。

孔泉高高興興地離去,朱恒也達到了他想要的目的。在文化相對開放的江南,有了《紹興時報》的存在,今後一定會成為一股令人無法估量的力量。

如今紹興田畝改革已經沒有阻力,朱恒自然發布了與上海一樣的規定:即日起,紹興八縣農稅減為二十稅一。

紹興百姓無不稱讚朱恒,甚至把他推到了當今第一好官的位置。田組對於農業國家來說就是根本,稅租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了百姓的貧富。一下子減少了一半的稅租,對於老百姓來說是天大的事。

朱恒並沒有停下腳步,沒幾天徐鵬舉就給他送來了三艘新改造的福船,每艘船上架了64門側舷炮,兩邊各32門,艦艏艦尾主炮各兩門。

朱恒立即把戰艦交付給了戚繼光,增強了海軍的海上作戰能力。被徐鵬舉說起來,這三艘軍艦是現在無敵的存在,速度快,火力猛,就是怕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