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改革的勢頭猛烈,所有人都覺得身邊發生了許許多多的變化。百姓幹起活來更賣力了,心情也舒暢了許多。現在終於有了為自己幹的感覺。
朱恒對於他在紹興的改革進展十分滿意,對今後的成效保持樂觀的態度。所以他絕對不會停止改革的腳步。
朱恒與謝丕談了幾天了,今天繼續在簽押房商談。
朱恒說:“世兄,你來做紹興棉絲紡織業協會的會長我就放心了。今後希望你能整合全紹興的棉絲紡織業,與鬆江,蘇州齊名。”
謝丕說:“搞了這麼多天,我才搞懂你要我做什麼。這對我來說也是好事,我會全力以赴地去做。”
朱恒說:“資金不要擔心,有問題找“彙豐號”。我認為一定要把零散的工坊整合起來,規擴大生產規模,降低成本,使得紹興的棉絲紡織品具備優勢。單單是家庭工坊必將被市場所淘汰。”
隨後紹興紡織業工會就在朱恒的牽頭下成立了。謝丕與紹興的紡織業商人一起製定了行業質量標準,整合了許多家庭式的工坊,為同行的利益說話。紹興的手工業得到了改革,使得產業規模更大,質量更好。
虞家還是決定做黃酒生意,朱恒牽頭給虞番弄了塊地,全力支持他,做到了當初他的承諾。不過朱恒要求他工廠裏的工人一定要用紹興人,帶動紹興的經濟發展。
黃錦也為紹興的商人大開綠燈,從紹興來的貨物總能第一時間銷往海外。使得紹興商人的資金流轉相當的快速。
坐在府衙裏的朱恒尋思著,如此多的改革措施已經實施,接下來做什麼好呢。在他的計劃裏其實還有一件事他沒做,他也十分想去做。隻是這件事情他很猶豫。
考慮了三天之後,朱恒還是橫下心來決定去做。他叫來了同知呂一鳴吩咐道:“本官已經決定紹興解除海禁,你去擬個公告,告知百姓吧。”
呂一鳴聽了此話,臉色十分精彩,掙紮了半天後還是勸阻道:“大人,此事非同小可,三思而行吧。真要是做了,會召開麻煩的。”
朱恒站起身來,在簽押房邁著步子,踱來踱去,堅定地說:“早做晚做都會引來非議,就算再等上個二十年也是如此。本府已經決定了,所有責任本府來擔。”
呂一鳴看朱恒如此堅決就不在規勸,退了出去。
第二日,一紙布告貼出:
即日起,紹興百姓可以自行出海捕魚。馬蹄鎮開設市場,過往船隻可以登岸交易貨物。
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得徹底就是朱恒的性格。紹興不單單開放捕魚,還開放交易。從黃錦那要來了個副提舉,馬蹄鎮成了上海市舶提舉司外設分部了。
不單單紹興的百姓,就連寧波,台州,溫州的百姓都對這個決定欣喜若狂。人們又多了條出路,多了份經濟來源。
消息傳到了北京。朝堂之中不論官職大小,幾乎一麵倒的全部上奏彈劾朱恒。首先發難的當然是科道言官。
所有反對者的理由十分充足。自太祖以來二百年的規矩就這樣被朱恒踐踏了,簡直是大逆不道。如今倭寇屢有侵擾,海防不穩,如何能下海,豈不是至百姓之性命於不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