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以前幫助過朱恒的漕幫也在朝中發力了。漕幫是最怕解海禁的,海禁的解除對於漕運的衝擊是最大的,所以他們必須站出來。
漕幫上上下下一百多萬人,早就形成了一個利益團體。要是海禁解除了,勢必會對漕運帶來巨大的影響。
禮部官員最積極,他們引經據典,搬出太祖祖訓,大數朱恒之罪。
兩個不同利益集團,因為自身的利益走到了一起,他們整合出了具有毀滅性的力量。甚至連同兵部都出麵站在了他們一邊。
這下頭疼的是嘉靖了,要是彈劾的是別人,就算命保不住他都不為難。現在事關朱恒,無論如何他也不能讓百官把朱恒給吃了。
短短時間禦書房就丟了上千奏則,雖然都留中不發,可是嘉靖的壓力也大了。
看到嘉靖還是在竭盡全力地護著朱恒,百官又一次使用了跪諫,大有皇帝你不處置這個目無祖製理法的家夥,我們就跟你死磕之勢。
壓力山大的嘉靖隻能召開謝遷商量,商量的結果是避重就輕,給朱恒個懲罰,讓百官閉嘴。嘉靖的脾氣其實是不肯的,他這樣做怎麼對得起朱恒呀。
謝遷勸解道:“陛下,此乃緩兵之計。稍微委屈下慎行,可以給百官個交代。”
嘉靖急忙說:“那誰給慎行交代呢?”
謝遷安慰他說:“慎行此次肯定受委屈。不過微臣以為紹興改革的則差不多了。先貶他個官,暫時緩上幾個月,然後就直接把他調入京再升職就行了。”
嘉靖點頭道:“這也行,我讓錘子去和他說清楚,免得他心裏不舒服。那讓他先去哪裏好呢?”
謝遷一笑,在地圖上一指:“既然他喜歡折騰,就別浪費了。這個地方還真需要他折騰下。”
次日早朝,百官又紛紛奏請嘉靖處置朱恒。這次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嘉靖很爽快的下旨訓斥朱恒一番,還貶了他的官,在朝堂上還痛罵朱恒。這下百官滿意了,他們滿意了嘉靖就少了許多煩惱。
但是正在趕往紹興的陸炳不滿意了,怎麼挨罵的事都是我去啊。二哥受氣自己肯定沒好日子過。
陸炳比聖旨早到了幾天,兩兄弟見麵十分開心。朱恒見陸炳匆忙趕來且麵色憂愁,知道是有不好的事情了。
陸炳花了一個時辰才把朝堂裏發生的事,嘉靖的決定什麼統統給朱恒講了清楚。
朱恒感到一身冷汗,真的是被嚇出來的。要不是有嘉靖在身後給自己撐腰,憑自己想要走改革這條路,真的就是尋死。
怪不得那麼多宰相身居高位,最後因為改革變法,黯然收場。而自己毫無根基,官位又低,改革得還那麼徹底,沒被人吞食掉真的是自己幸運。
這的確是個頑固的重理法的社會,儒家思想千百年來的洗腦不是白洗的。自然形成的利益團體,他們的利益是牢固的,牽一發而動全身。
聖旨到了,宣旨的太監趾高氣昂地說道:“……經查實,紹興知府朱恒,行事不檢……因其抗倭有功……貶為遂昌知縣……欽此!”
朱恒被貶為了遂昌知縣,心情鬱悶地接了旨,理都沒理那太監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