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再會徐階(2 / 2)

朱恒先是好奇地問道:“子升兄如何會在南京禮部任職?”

徐階喝了一杯酒,垂頭喪氣的說:“我在翰林院呆了兩年,升到了侍講學士。分配到了內閣幫忙,隻怪我看不慣張璁的作風,惡了他。被發配到南京禮部任主事。”

隻見徐階又猛喝了一杯繼續道:“本想中了探花後在朝中有所作為,誰知最後來了南京。心中滿腔熱血,也被澆滅了。

我可不想整天在這裏過日子,可是怎麼辦呢?就算到地方上當個知縣都比現在來的好。直覺告訴我當初你上任知縣的最明智的選擇。”

朱恒陪他喝了一杯默默不語,他知道在南京的這套班子,雖然說的好聽也有尚書侍郎,六部三司一個都不少。但這裏的官員無不是官場上失意者、落敗者。有名無權,有名無實。像徐階如此風華正茂,正是嶄露頭角,幹一番事業的時候,怎能不鬱悶呢?

酒過五旬,二人話也開始多了起來。

朱恒笑道:“在這個時代做點事怎麼也這麼難。我這幾年也碰到了很多阻力。子升兄,你為何而當官?”

徐階搖頭說:“一開始我隻知道要當官才有前途。現在我為了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而當官。比如傳播心學,比如整頓吏治。”

朱恒也搖頭說:“你們當官沒一個是為了百姓的。太祖爺紅軍起義,代表農民抗元,最後建立了大明。

但是這大明還是地主貴族統治的,朱家從農民變成了最大的地主。那是因為不依靠地主階級,這個天下,太祖爺就拿不下來。

徐鵬舉昨天對我說,現在朝裏的大人們都恨死我了,讓我進京後小心。他們都是蘇浙徽那些大地主的代言人,他們隻會為地主發聲,隻會維護地主的權益。我在下邊所作所為,把他們徹底得罪了。

他們隻知道自己的利益好處,其實百姓、農民日子怎麼樣他們並不在乎。當官的也是,他們隻要有地主支持,不怕百姓反抗。

對外呢?就小小一個日本,還是處於南北戰爭,大明的官員都不敢殺過去。反而下令海禁,使得百姓疾苦。現在倭寇中有那麼多國人,還不是被逼的?

還有更氣人的,溝通倭寇,迫害功臣。不能說了,再說我又想像山陰那次一樣殺人了。”

徐階被朱恒說的愣住了,其實他家也是地主階級。在他原先的理念中,今後當官自然要為自己家說話。從沒想過如此之深的問題。

可以說今天朱恒的一番話語,讓徐階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在反思為何當官這個問題。

朱恒是喝多了,第二天他很後悔自己和徐階說了那麼多。就算徐階與自己交好,但是他還是地主階級的代表,和自己有著天然的矛盾,這是無法無法改變。

告別了徐鵬舉,朱恒匆匆上路,趕往北京。他知道早晚是要去的,而且北京對他來說是最殘酷最凶險的戰場。他能改變大明多少都要看他今後如何在北京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