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詐騙天才(1 / 2)

1996年的邵氏人事情況。股東兼決策層主力,邵力學、倪正聲、還有一個人暫且稱他為黑a。

之所以稱他為黑a是因為這個人的身份特殊,在邵氏乃至工商局備案上的名字都是劉墨方,這種拿在現在可能會當天方夜譚聽的名字在當時竟然被很多人相信了,他和邵力學、倪正聲所代表的股東大會被稱為“三駕馬車”,在公司上市一年後加入邵氏。

而加入的原因就更匪夷所思了,投資。靠很大手筆的投資。當時的國內環境沒有那麼理想,許多商人都是手裏握著錢不敢輕易砸出去。敢下手的隻有一些世家財閥和當時的溫州商人,溫州商人以團結聞名,很多時候砸錢都是以幾十人為單位一人數百萬,一呼百應八方支援往往隻需要很短的時候就能完成融資。但是h市就沒這麼好的運氣,出了勉強能跟幾個沿海城市通通氣以外,一年到頭到這裏來的投資商比蒼蠅還少。

這時候局勢就變得尷尬,邵氏上市後沒有得到融資,隻能靠股票和散戶的錢盈利。沒有投資也拿不出更好的工程,這就等於是進入了一個死局。劉墨方在這個時候出現,則無疑是給死局安排了一把金光閃閃的鑰匙。

根據黑a自己的說法,他父親是某位南方城市大家族的上門女婿,母親現在握著家族企業的重權、因為他手裏的財產幾乎是吃喝不盡,就算拿來投資理財也會是不菲的收入,但是樹大招風,那麼一大筆財產在當地被人盯上,蜂擁而來的大小企業就會把他淹沒,保不準還會有人身危險。這時候黑a做出了一個令人無法理解的舉動——他在當時的市郊區買了兩塊已經升值的地,然後在酒局上作為禮物送給了邵氏公司的負責人,也就是邵力學。

邵力學被灌了酒,再加上旁人的羨慕和嘲諷等多多摻雜虛實內容的東西,頭腦一熱就答應黑a入股。而後這個決定被倪正聲否決掉了,原因用手指也能掰清楚。此人來曆不明,財產水分大不大沒人知道。邵氏又是第一家試水的,即使這個人是真心想要融資,但萬一中途後悔一撤資,對整個公司都是不可挽回的影響。

邵力學酒醒之後也有些後悔,捏著地契一直思忖。怕自己找來的不是財神爺而是個災星,再索性婉拒了黑a的想法。但是對方並沒有輕易罷手,或者說,對方似乎對邵氏一直都很有加入的熱情,好像不達目的不罷休。後來對方不知道又用了什麼辦法,說服了倪正聲加入邵氏的股東會,當然是以大筆金錢為代價。

這時候邵力學和倪正聲的第一道縫隙就產生了,當時兩個人在股東裏是占有絕對優勢的,隻要兩人一同認定什麼事情,就算其他所有人加起來的投票份額都比不上他們兩個。但是黑a的加入令兩個人有了心理隔閡,或者說早就有了,隻是借這個機會一並爆發出來而已。

李崇霄拿著馬紮坐在台階上,看著流口水不停斜著眼看唐允的吳治源,無聲的歎了口氣。

當時的情況就是兩人互相懷疑,邵力學認為倪正聲表麵反對實則有益放水,倪正聲則是覺得邵力學優柔寡斷,在決策上徘徊不覺。黑a的加入稀釋了兩個人的一部分股份,而且幾年間因為不少事情,這些股份又接連拓展,延伸,最後變成了能和邵倪二人相抗衡的局麵。

此時的黑a並沒有和二人翻臉,相反的三個人始終保持著和諧關係。經常聚餐、釣魚、在農家樂裏商量怎麼收拾別的股東。財務部也從一塊鐵板一分為三,李崇霄因為邵力學的伯樂之恩交好,吳治源則是和黑a保持了協作關係,馮剛和倪正聲是舊識,在站隊的時候就和這兩個人遠了。

然後在2001年的時候事情又有了轉折。邵力學從政府部門的熟人那裏弄到了國企的收購名單。當時政府預備把一部分效益好的私人企業收作國營,當時還不存在強迫收購這種事情。因此全憑自願,而政府這種在民間向來有著“人傻錢多”名義的冤大頭,自然而然的成了算計對象。邵氏有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將名單中的大部分企業兼並,這樣政府來收購的時候狠賺一筆。以後有了合作經驗,也可以徐徐圖之。簡直是一箭雙雕的好事。

於是股東會議的三駕馬車盯上了唐繼銘,唐繼銘名下的鋼鐵廠是h市周圍鋼鐵企業的翹楚,當時各個老板甚至還準備弄一個鋼鐵工會出來。當時的市場廣闊,國營企業的景氣程度遠遠不如這群私人企業主。於是搞定唐繼銘就成了首要任務,拿下了唐繼銘,就可以讓他背後的中小企業主點頭,這樣兼並就會容易得多。

經過幾個中間人的穿針引線,幾人很快認識。唐繼銘被這些人的想法說的很動心,而且對方承諾的十分美好。除了一大筆現金外,自己也還能擔任廠長,繼續管理工廠。隻是所屬權變更一下而已。而且當時市裏的流言亂竄,許多人都以為中國要迎來經濟大危機。唐繼銘也不例外,他擔心自己唯一的財產如果經營不景氣破產,到時候即將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