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龜寺剪彩(3 / 3)

閑言少敘,言歸正傳。卻說武大郎坐在這狗兒車上,比做那馬車又有不同,武大郎高踞狗上,顯得鶴立雞群,威風凜凜。緊隨其後的一品帶刀侍衛兼禦林軍統領巴托,身高九尺,虎背熊腰,更像天上下來的巨靈神。江湖上的人物誰不知道“西山獵神”的厲害,都早已退避三舍,洗塵讓道。沿途竹林遍地,棕櫚搖曳,芭蕉婆娑,風光無限,目不暇接。轉眼間來到靈龜山,但見古木參天,白雲繚繞,山道彎彎,盤旋而上。沿路兩邊,處處是奇形怪狀的石頭,吸引人眼球的奇花異卉,俗世間罕見的飛禽走獸。約一袋煙功夫,就到了半山腰的長生湖,湖平如鏡,倒映著藍天白雲,山峰林木,尤其顯眼的是湖濱的一座紅牆綠瓦的寺院,這便是神龜寺。

武大郎一行來到湖濱停車場,龜甲等一班大臣及當地郡首縣令早就恭候多時,一見皇上駕到,慌忙跪拜迎接。在兩個宮娥的攙扶下,武大郎懶洋洋地下了狗兒車,攜柳葉兒徑自往前走,龜甲趕緊一路小跑過來引路,其他大臣一班人等一個跟著一個屁顛顛地跟在皇帝皇後後麵。

但見神龜寺巍峨莊嚴,足有五層樓那麼高。武大郎看到一位身著紅袍的白胡子老和尚,雙手合什,恭敬地站在寺門前,口誦法號:“阿彌陀佛。小僧不如歸來恭迎陛下。”武大郎奇道:“呼!這和尚,你叫啥名字?”方丈道:“不如歸來。”武大郎道:“呼!瞎扯啥呀,羅——嗦!朕問你的名字。”柳葉兒悄聲道:“不如歸來,這就是他的名字。”武大郎笑道:“他奶奶的,和尚的名字就是怪。”他指著方丈身後一個綠袍花白胡子的和尚:“呼!你的,叫什麼名字?”綠袍和尚道:“小僧叫不如歸去。”武大郎大笑:“呼!好一個不如歸去。”指著站在寺門內的一個黃袍和尚問:“那——他又叫啥子呢?”方丈答道:“回陛下,他叫不如歸隱。”武大郎聽了哈哈大笑:“呼!真逗!都叫不如龜。不如龜來,不如龜去,不如龜影。好極,妙極,登峰造極。”

在方丈不如歸來的引導下,武大郎跨過低低的木門檻,走進大雄寶殿。殿堂內用純金雕鑄了一尊三米高的神龜,那神龜四足靈活,頭一伸一縮,似乎十分得意。武大郎看了不禁暗暗好笑。早有人備好了文房四寶,不如歸來請皇帝題字。武大郎似乎胸有成竹,禦筆一揮,題了四個歪歪扭扭的大字:“忍者神龜”。眾人見字都掩口暗笑,龜甲把眼一瞪:“呼!笑什麼,真乃無知之極,這是大宋大書法家王曦之的狂草(想必讀者也能看出來安東笑笑生的行文風格,因是荒誕小說,故意張冠李戴處比比皆是,倘如實寫東晉就沒意思了,絕無誤人子弟之意,此前此後類似行筆不再說明),不慚愧自己的孤陋寡聞,還笑呢。”瀛洲人都被鎮住了,因為在這之前,從未曾見過行草隸篆,隻會寫正楷,書法遠沒有成為一門藝術。從此爭相模仿武大郎的歪字,歪打正著,竟真悟出了書道,這是後話,不提。當下,眾人都喝了一聲彩。武大郎命人把寫好的匾額掛起來,十分開心。心想早早晚晚練了十幾天,能收到如此奇效,也算值得。他們哪裏知道俺鬥大的字不識一個,更不用說寫了。不一會,匾額掛好了,寺前廣場上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龜甲拍馬屁道:“呼!陛下的字蒼勁樸拙,瀟灑飄逸,秦皇漢武略輸文采,沙皇天皇,稍遜風騷。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流芳百世,萬民景仰。現在請皇上闡述建立神龜寺的偉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曆史意義。”武大郎心想:俺哪懂什麼狗屁意義。但見眾人都眼巴巴地望著他,隻得幹咳一聲,說出一番奇談怪論來。

正是:忍一步天高地厚,讓三分海闊天空。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