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電光飛霹靂,元日奇寒雪盈尺。
銷瓊融玉夜色凝,贔屭穹林矗僵立。
鮫人淚滴珊瑚枝,通身擎出青琉璃。
霜皮溜雨凍不解,無人報與春風知。
曉光穿漏晴相射,銳士銜枚甲初卸。
山人不讀五行書,未省木冰籲可怕。
——《木稼》
以後三天,春梅重複了金蓮兒的經曆。
接下來是學習辟穀。
半年以後,由於金蓮兒的聰明乖覺,才智過人,用三元大帝的話說,就是“慧根”不錯,很快在武功方麵有了很大的精進,特別是在陰陽雙修方麵的絕活令三元大帝刮目相看,很快被三元大帝破格提拔為“七大姑”之一,人稱“蓮姑”。春梅也被作為十三姨之一。金蓮兒對三元教也逐步有了了解。
三元教教主三官道長,又稱三元大帝或三元真人。
副教主覺印道長,又稱護國大法師或丞相。
下麵是七大護法:希大道長,天化道長、寶念道長、典恩道長、理守道長、峙節道長、賚光道長。
接下來便是“三奶奶”:麻姑、巧雲、紅雨。
接著是“七大姑”:新月、飛星、雪瑩、羽霞、玉霜、霓裳、金蓮。
然後是“十三姨”:嬌兒、玉樓、雪娥、蕙蓮、春梅、玉簫、迎春、蘭香、小玉、元宵、小鸞、繡春、玉環。
下麵分設十個堂:一氣堂,堂主獨角獸單一豹;二儀堂,堂主比目魚江鵬飛;三交堂,堂主三隻手時萬;四象堂,堂主四眼蛇馮三鏡二;五行堂,堂主五魁手玄機居士;六龍堂,堂主六六大順發海道長;七損堂,堂主七仙女紅葉;八卦堂,堂主八賢王史不付,九竅堂,堂主九尾狐彩蝶,十方堂,堂主十麵埋伏卜算子。
這十個堂分布在世界各地,如四象堂、六龍堂、九竅堂分別在東瀛、西域和波斯。前五個堂由“七大姑”統領,後五個堂由“十三姨”指揮。而“七大姑”、“十三姨”全都聽命於“三奶奶”。“三奶奶”與“七大護法”直接對正副教主負責。三元教勢力如日中天。
金蓮發現:三元真人多數時間不在總教,他要麼到天上與哪個神仙下棋喝酒,要麼就行走江湖,打卦算命,治病救人。隻有新來了女道徒,他才回來給她們開玄牝之門、進行龍鳳共修。教裏的日常事務都是由副教主覺印道長主持。這是一個矮胖子,麵皮白淨,一雙死魚眼白多黑少,火盆嘴露幾根黃牙,說話時嘴唇不動,聲音從牙縫中擠出。頭上戴一頂半新的博士帽子,身上穿一件半新不舊的青灰色道袍,腳下絲鞋淨襪。覺印道長大小事情都處理得有條不紊,滴水不漏。特別是教規法度,一絲不苟,管理訓練,鬆弛有度。
覺印不近女色,隻是跟“三奶奶”偶爾切磋氣功心法,玩玩雙陸棋子。七大護法卻個個是色中餓鬼,尤其是個子又瘦又高、長得尖嘴猴腮、賊眉鼠眼的希大道長,以教學琵琶為名,經常找“七大姑”、“十三姨”談經論道,共修武功。“七大姑”、“十三姨”之間更是勾心鬥角,爭風吃醋,矛盾重重。
金蓮兒喜歡跟霞姑在一起,因霞姑不僅深得教主器重,且在“七大姑”、“十三姨”中威信最高。金蓮暗暗將霞姑作為自己的榜樣和未來的競爭對手。她主動提出跟霞姑出巡。霞姑見金蓮如此謙虛好學,十分高興,也有意帶她出去曆練曆練。
這日,恰巧有嘍羅來報:五行堂發生“嘩變”。
“他奶奶的!” 副教主覺印道長罵道,“這老玄機盡給山人惹事生非!”
麻姑眨了眨三角眼,提議:“副教主,此事非同小可,恐怕隻有羽霞仙妹去才能處置好!”
覺印道長沙啞著喉嚨道:“好!羽霞仙妹!你就辛苦一趟吧!”
霞姑朗聲道:“是!”
金蓮請求道:“奴和春梅也願隨同霞姑一同前往,為本教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