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黨在萬曆末期式微後,暗中結交太子朱常洛,把希望寄托在太子身上,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萬曆駕崩,改朝換代給東林黨帶來了新的希望。
在萬曆病重期間,東林黨人給事中楊漣,禦史左光鬥擔心皇位繼承出問題,比太子還心急,多次催促首輔方從哲入宮打聽消息,甚至要求方從哲夜宿內閣以防變故。
過了兩天,方從哲帶廷臣到皇宮問候,此時萬曆病情危重,太子在宮門外俳佪,沒有被召見,楊漣、左光鬥見此情景,擔心有變,派人傳話給太子的親信太監王安,爭取讓太子進宮侍候皇上,以防不測。太子見楊漣等人如此維護自己,非常感動,不久,萬曆去世,遺詔宣布傳位太子朱常洛。
八月一日,太子朱常洛正式即位。朱常洛繼位後,重用東林黨人,東林黨似乎又要東山再起,然而好景不長,朱常洛剛登上皇位就一病不起,一個月後去世。
朱常洛這個倒黴孩子,從小就不被父親待見,被大臣用口水托上了太子的位置上,父親偏偏又是明代在位最長的皇上,長期生活在父親的陰影裏,好不容易熬出了頭,皇帝的寶座還沒坐熱就一命嗚呼了。
他的死因,主要是因為當上皇帝以後腐化墮落得太快,他雖然貴為太子,衣食無憂,但是在萬曆的眼皮底下,必定受到很多約束,難得自由,當上皇帝以後,就無所顧忌,壓抑多年的欲望得到釋放,貪戀女色,縱欲過度,身體很快就搞垮了。
對於朱常洛之死,最遺憾是福王朱常洵,他一定在心裏想,早不死晚不死,當了一個月皇帝死了,要是早死一個月,皇位就是我的了。
比福王更遺憾的是李才人,如果常洛不死,自己肯定能當上皇貴妃,甚至皇後的位置也指日可待。
比李才人更遺憾的是東林黨人,辛苦經營了這麼多年,終於翻身了,本想擁抱太陽,卻迎來了流星。
歎息之餘,東林黨人對新皇帝寄予厚望,積極運作新皇帝繼位,不過他們此時還不知道,這位新皇帝將把他們淹沒在血泊中。
這位新皇帝叫朱由校,他是光宗朱常洛的長子。
光宗臨死之前兩次召開專門會議,交待後事。他指定由朱由校繼位,並封他所寵愛的李選侍為皇貴妃。
由於光宗後郭氏和朱由校的生母王氏己經去世,光宗最寵愛的李選侍是事實上的第一夫人,她是光宗在這個世界上最信任的女人,因此朱由校一直由她負責撫養,此次封她為皇貴妃,實際上是讓她幫襯年輕的朱由校,以達到製衡朝臣的目的。
李選侍原本想當皇後,對封皇貴妃很不滿,不料光宗死得太快,連皇貴妃的冊封也沒有來得及進行,李選侍心有不甘,企圖“攜皇長子自重”。
而東林黨人也正計劃“攜天子以令諸侯”。光宗屍骨未寒,東林黨人和李選侍爭奪朱由校的戰鬥就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