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和前幾次的作文一樣,文章的結論讓人一時難以接受,但論證的過程卻科學合理、邏輯嚴密,讓人不知道如何反駁才好,最後王偉隻能搖搖頭,將作文放到一邊兒,這篇作文就這樣吧,給個不錯的分數,但不適合拿到班上當範文朗讀。
晚上回家之後,陳俞安將這篇文章擴展了下,發到付星的郵箱裏,等下個月的時候,這篇文章就登上了《萌芽》雜誌,讀者們看過之後反應不一。
有些比較守舊的讀者直斥陳俞安毀了一篇文學經典,讓桃花源這個詞變得不再美好;許多生物老師倒是很感激這篇文章,因為自從這篇文章刊出之後,他明顯能感覺到班上的學生在對遺傳相關知識點的了解和認識明顯增強了不少。
辛老師也是如此,他發現,在批改期中考試試卷的時候,關於遺傳那幾個知識點的得分率比他預期的要好得多,搞得他忍不住在辦公室裏感慨,要是這樣的文章再多幾篇就好嘍。
沒想到一篇離經叛逆的作文卻取得了如此好的科普作用,一時讓很多老師都大跌眼鏡,他們也開始琢磨等下次作文課的時候,是不是該讓王偉布置個和他們所教授科目有關的題目,看看陳俞安還能不能繼續寫出新花樣來。
期中考試結束,老師們開始彙總成績,相較於上學期期末,陳俞安的成績出現了不的下滑,不過老師們卻沒把這個當成一回事兒,因為陳俞安成績下滑的科目主要是物理、化學和生物三門,排除這三門的成績,實際上他的排名還有所上揚。
既然他都已經決定上文科班了,這幾門功課成績不好也沒什麼關係,反正這三門課他都考及格了,這一水平已經足夠通過畢業會考了。
期中考試的下一星期,學校放了兩假,陳俞安借著這個機會去了趟燕京,給家裏的借口依舊是配合出版社做宣傳,那本《1984,我要和這個世界談談》已經正式出版,並且取得了相當不錯的銷售成績。
雖然沒有《三重門》賣得那麼火爆,但在這個出版行業不景氣的時代,已經絕對能算上暢銷書了,就連本地的書店也在最醒目的位置擺上了這本書。
秦山中學的師生們,也有不少人買了這本書,每當課間休息的時候,就會有人找到陳俞安,請他幫忙簽個名,搞得陳俞安還有些不好意思。
期間出版社試圖邀請他舉辦簽售之類的宣傳活動,把銷售量再往上推一推,卻被陳俞安以學習太忙為借口拒絕了,出版社十分遺憾,但也沒啥太好的辦法,他們也曾開出不菲的出場費想以此來吸引陳俞安,然而陳俞安現在根本就看不上這點兒錢了。
於是他們隻好將希望寄托在下一本書上,這不,才在《萌芽》上發表了兩篇新文章,出版社就又開始攛掇他多存點稿子好早點出書了,陳俞安卻不怎麼著急,依舊慢悠悠的寫著;不用考慮經濟收益,隻憑著自己的愛好寫作的感覺還是很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