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計劃的第一步(1 / 3)

第19章計劃的第一步

一日三餐,古今中外各有各的講究。後世的養生學根據中國人的身體素質和生活習慣總結出的結論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

其實,這也就是因為物質豐富,食物充足才能得出這樣的專家結論,如果按照袁烜現在的想法來說,專家在大部分時間裏就是作。

養生,在這個時代那是屬於勳貴人家以及地主老財才有資格考慮的事情!

生養,這才是普通百姓努力掙紮的方向!

生,首先是生存,是吃飽穿暖,是能活著長大成人!然後才是養,也就是繁衍!

古人講究過午不食,也就是說一天隻吃兩頓,吃了午飯後的下一頓在第二天的早上,普通百姓是沒有晚飯這一說的。當然,這並不是因為要養生,而是因為食物短缺,糧食根本不夠吃。

所以,中午這一餐就顯得格外重要,因為這一餐將要為繁重的體力勞動提供能量,要能抗住未來將近二十個小時的無米入腹。

之前的袁烜很幸運,因為袁康的緣故,他們家雖然不算富裕,但絕對比普通百姓要好很多,因而他們家是吃三餐的。

道觀裏也是吃三餐的,這也從側麵證明了一點,這個道觀不缺錢,或者說周小龍和江蘭很有錢!

可即使如此,並不算多麼高貴的兩人也保留了這個時代窮人固有的習慣,那就是特別重視午飯。

今天中午的主食是摻了小米的大米飯,菜肴是江姆姆做的野菜大雜燴和一大碗肉糜羹。

所謂的野菜大雜燴其實非常簡單,就是把野菜放在鍋裏用水煮熟,然後然後灑點鹽巴就算完事了。袁烜覺得如果這樣都算烹飪的話,那前世時空裏街邊攤子上的水煮麻辣燙一定是絕頂的美味了。

至於肉糜羹,這個就更無語了。這個時代因為肉食的極度缺乏,普通百姓極少能夠吃上一塊完整大片的肉食,窮苦人家有點肉的做法都差不多,那就是細細的剁爛,越爛越好,這樣才能做成一鍋濃濃的肉糜湯。

江蘭的做法沒有問題,這個時代都是這麼做的,就連趙巧妹也是這麼做的,袁烜也就這麼吃了半年了,當初一心想回到那個時空的袁烜沒有計較這些,也就那麼吃了半年。他沒想到,如今改良夥食的目的竟然是為了活命,這也是夠諷刺的。

“姆姆,這個筍片越薄越好……”

袁烜熟練的把剝好洗淨的竹筍對半切開,然後斜著切開,這樣能讓筍片更多的吸收湯汁,味道也才會更好。

袁烜以前在寢室裏的廚藝交流時,一開始隻能給兄弟們打打下手,所以墩子就是他,久而久之還真像那麼回事。還好,雖然時空變化,這項技能還在,而且沒有因為他縮小版的身體就有多少退步,畢竟這個時代的菜刀真的很薄很輕,這是一個嚴重缺鐵的時代。

看著袁烜熟練的切菜動作,周小龍很滿意,看來那個禦廚是真的存在的。就是不知道他為什麼出宮,還被人救了性命。周小龍越想越興奮,他對於袁烜的廚藝越發看重了。

“放心吧,姆姆!我不會浪費這點肥肉的,保證你吃了還想吃……”

切好了筍片,袁烜又找江姆姆討要了一塊肥肉。一開始江蘭是不樂意的,這個時代肥肉可比瘦肉金貴,這幾乎是脂肪的主要來源,身上能長肉貼膘,這是最幸福的事。說減肥的人那是天理不容的!

“讓袁吉試試吧,我也想打打牙祭看看有什麼新吃食!”

江蘭不樂意沒用,周小龍一句話後,她隻有乖乖的拿出肉缸裏一大塊肉,然後從上麵小心的割了一塊肥膩下來。

袁烜得到了一塊肥肉,同時也明確了周小龍和江蘭的關係果然是上下級的從屬關係。既然這樣,那麼說明他們肯定不止兩個人,甚至可能還有更為嚴密的團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