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歧
王府偏廳當中,小郡主的百日宴會因為突發的事件而中斷,遠道而來的賓客被分別安排在了王府的幾個偏廳當中稍作休息。謝白被送回到謝夫人身邊,反複查看幾番,除了臉上還有些紅腫,嘴角破了,手足擦傷了些許,暫時也看不出其他的。雖說救下了小郡主是件好事,但這般驚險,身上好幾處傷著了,謝夫人又是心疼又是後怕。
“此番你也是太過莽撞了些,幸而最終沒有出什麼大事。”謝夫人撫著心口道。
“沒出岔子,還是立下了大功一件。你說是吧,白哥兒。”林三娘笑道,是後頭才趕回來的才聽人說了自己這個小侄子小小年紀居然做出這樣的一番壯舉。
謝白為了安撫因此受驚的母親謝夫人的情緒,乖巧的應了她的話,隻道自己今後再不會做這般危險的的事兒讓母親擔心了,而後便乖乖安靜陪坐在母親身旁。
相比表麵的平靜乖順,謝白此時的內心可以堪比翻雲覆雨。他根本沒有預想過會在東郡王府看見寧婉,未來的寧惠妃,更沒有想到會出現她出手救出小郡主這一出。寧惠妃是元慶的生母,依著謝白上輩子對她的了解,寧惠妃能夠在後宮之中多年始終屹立不倒,很大程度是因著她這個人最擅長審視奪度,任何舉動必是有著很強烈的目的興,從不做多餘的事情,從來也不是那等有閑心做些古道熱腸事情的人。
還記得第一次被邀到寧惠妃宮中,寧惠妃正在院子當中滿眼深意的看著麵前那盆花開極為繁盛的白山茶,接著話中有話的對謝白道:“謝公子你看,本宮這盆山茶養得可好?”
謝白當時不甚明了她所指之意,便照直回答:“娘娘這花養得甚好。不過山茶葉茂花盛,體型碩大,照著這勢頭長下去,怕是這小盆子是再容不下去了,花的供養不足,難以維持盛狀。”
寧惠妃笑著點頭道:“正是。花與這供養的盆不匹配,盛狀便難以為繼。謝家二郎才名滿京華,但仕途上頭仍需多上心些,本宮覺得以你的能耐若是願意,要超越你父親謝侯不過時日問題罷了。”
再傻這話點到這份上也該明白了。元慶與謝白這樁婚事,雖是天子所賜,也算是才子佳人,珠聯璧合的一樁美談。但寧惠妃是不滿意的,在寧惠妃心目中,她那個才色雙絕的女兒值得更好的婚事,應當嫁給一個更為有權勢的男人。
謝白在京中雖有才名,皮相也是萬裏挑一的,但他為人孤傲,性情臉冷淡,雖有個頗為受聖上倚重的父親的謝侯,出身不差,但本人卻不熱衷於朝堂仕途,在這方麵沒有什麼追求。所以上輩子他英年早逝,屍骨未寒,寧惠妃就派身邊的嬤嬤催著元慶考慮再嫁的事情,也並不是那麼難以理解了。
但就這眼前這一樁說,並不是什麼巧合。另外,寧婉出現在東郡王府的時間卻也比上一世提早了許多,上一世在小郡主百歲宴上並沒有出現。寧婉上一世是在其姐東郡王妃喪女之後病重期間入府照顧姐姐,在照料其姐時候遇見東郡王。後東郡王妃病逝,寧婉方才被納入王府之中為側妃。
謝白皺起眉頭,他這番重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已經出現了分歧點,從那個點開始引發了變化,所有事情的發展似乎不再是他所熟悉的那樣了。而寧惠妃遠比他原本認知的更加可怕,前世很多事情似乎也不像他原先認為的那麼簡單。
“謝夫人,娘娘想請您和謝公子一敘。”麵前過來請謝夫人和謝白的這婦人麵容端正,看起來年約三十多左右,保養極好,衣裝也比一般的丫頭婆子好,看起來應是王妃身邊看重的嬤嬤。
謝白猜想王妃也是為著自己剛才出手的事情才過來請的,也是表達一下感謝。其實說到底,自己在事情當中起得作用不大,本來也沒想過真出麵的。那時候他與蕭如景躲在後頭看那個那刀的女子守著小郡主通往宴廳的必經之路,心裏便猜出個七八分了,他讓蕭如景去喊人幫忙,自己不大放心守著看,最後也是實在沒辦法才出來拖延一下。
那婦人把他們引到了旁邊的房間裏頭,蕭如景已經在裏頭了,正探頭往搖籃裏頭看著,現在一身收拾幹淨,露出了原本的模樣,倒才顯露出作為蕭家小少爺的清貴之氣。蕭如景看他來興奮的招手道:“阿白,你來了,我在這等你好久了。”
謝白並不想搭理蕭如景,隻想裝作沒有聽到一般。先與謝夫人去拜見過坐在麵前的王妃,王妃身邊還坐著位麵相姣好的夫人,看她的相貌衣著風格,不難猜出這位便是蕭如景的母親。
王妃扶了把沒有受謝家母子的全禮,笑道:“不必如此多禮,我單獨請了夫人與小公子們過來隻是為表達對於小女相救的感謝,怎好反倒受了你們的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