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孀婦
露月之後, 京中的天氣漸漸轉冷, 萬春殿中開始換上厚實的織毯,熱水與炭火的需求則慢慢的增多。
今天各宮的嬪妃依舊按時過來萬春殿當中請安, 如今後宮的情況與寧後先前所預料的情況所差無幾。王亦柔與楊意如一入宮中便占盡了風頭, 勢均力敵, 兩者卻也能相互製肘著, 誰也不讓誰越過自己。
其它同時入宮的有機會承恩的新人也不少, 但是沒有人卻難以與王楊二人此時的無上聖寵相提並論。頗為被寧後看好的蕭如清在承過一次恩之後,為人平平淡淡的,卻始終不溫不火的。
寧後論起蕭如清現今的情況, 也隻說:“此時初入內宮, 她如此這般暫時收斂鋒芒也不是件壞事, 往後的日子還長得很呢,無需心急。”
昨晚一夜北風之後,天氣驟寒, 突然的冷下來讓人十分恍惚,萬春殿裏頭為了保持溫暖,燒起碳盆。
“皇後娘娘您這兒真舒服。萬春殿這名兒真的沒有叫錯, 外頭冷風刮得人直打哆嗦, 但人一走進來就暖意融融的了, 這殿裏簡直恍如春日。”楊意如一進來行過禮之後便笑吟吟的與寧後玩笑道。
楊意如開的這句玩笑應了驟冷時節, 又暗地裏頭不著痕跡的捧了寧後一番, 可以說楊意如的這句話兒說得是相當的漂亮。大多人都聽得明白, 便順著點頭笑著表示讚同, 也樂嗬嗬的附和。
中間也唯有王亦柔一人如此沒有眼力見不看情況,偏生這時候格格不入的當麵諷刺道:“那也是唯有皇後娘娘這宮內才能未正式入冬月就能用得上炭火,我們底下的嬪妃可是羨慕不來的。”
若是平日裏頭,寧後倒還有心思對這兩人話語的爭鋒相對溫言調停一番,可今日卻毫無這心思,懶懶的看著下頭兩人,任著王亦柔在眾人麵前把話越說越離譜,也懶得去提點敲打。
“我那拾翠殿便不指望能這個月用上炭火了。楊婕妤與我位分一般,便老老實實找件厚厚實實穿著熬過這露月便是了,哪裏能盼著與咱們皇後娘娘一般呀。”
王亦柔話說得十分不經腦子,一來意有所指說中宮苛待嬪妃,二來暗指中宮生活奢靡,當著寧後的麵說這些可以說愚不可及。若是座上的寧後有心尋她的錯處,光光非議中宮處事和搬弄宮廷是非,便夠她死不知多少次了。
寧後聽著座下的王亦柔說著越來越不知所謂的蠢話,麵上卻沒有什麼怒意,隻是有些累了似的依靠著座椅,曲著胳膊撐著腦袋,任由身後的蘭姨揉著自己的太陽穴。
撐了半晌,寧後終是發聲了,疲勞的說道:“既然隻是炭火的問題罷了,今年提前轉冷,便讓內務府提前供應給各宮就是了。王婕妤既然是羨慕本宮萬春殿的碳盆,本宮差人送過去就是了,沒有什麼盼不到的。”
“本宮實在是乏了,今日便先到這裏吧,各位自行回宮避寒。近來天氣驟冷,各位多些注意身子才是。”
今日各宮早晨的問安結束於王亦柔的不自量力,以及寧後的暗示責備。殿中諸位嬪妃聽寧後此言,便識趣的恭敬行了退禮,各自回自己宮裏了。
唯有蕭如清一人故意落在了最後,待殿中已然再無多餘他人了。蕭如清有些欲言又止的看著寧後,似乎有些猶豫顧慮心中那件事情是否應該開口。寧後看蕭如清的模樣便了然她想與她說些什麼了,怕是也是知道了那事情了。
畢竟蕭氏在東郡也有些勢力,這事情當時在東郡那裏也算是在閨中傳揚甚廣的一樁子蜚短流長一時的閑事了,此時再起風波引起揣測,先傳到了蕭如清耳朵裏也不奇怪。
“沒事,你先回宮吧。心意領了,本宮對於此事心中有數。”寧後對蕭如清露出淡淡笑容,如平日一般從容淡然。見到此種情狀,蕭如清便知道此時無需自己多言,躬身一禮後就默默退出殿外頭。
蘇言乖乖的趴在寧後膝頭,聞到了房間當中新點起來的艾香散發出來微苦發澀的味道。
寧後現在頭疼不是其它人,正是她那位一年多前她親眼看著出嫁,如今卻成為孀婦的同胞妹妹寧婉。
當年寧婉嫁與餘家長子餘琦,成婚之後,沒多久餘琦子承父職,作為郡尉永鎮東地。寧後本以為,那次一別她們此生便沒有再見的機會了。
終是人算不如天算,世事難料。誰能預想得到官運亨通,正值英年的餘琦會遭遇這等惡事,邊地衝突,一場小型的邊患戰事,隻是中了一箭,居然因為救治不當,傷口惡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