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贏川:張家第三代傳人之長兄。天生腿疾,右肋一洞,不能近水。拙言辭,善奔走。易理精深,隨手取物成卦,陰陽熟辨,善卜六爻梅花。生有一子一女,四裏八鄉相看堪輿風水,走街串巷打卦為生。其為摸金校尉正宗傳人,探古墓如入平川,解機關七巧連環。
張政社:張家第三代傳人之次兄。天生禿頭,左手六指,臉黃心狠,時發癲癇之症,擅使一口祖傳唐刀,人稱六指頭陀。
張奉孝:張家第三代傳人之末弟。本書主角,自小習武,身手不凡,熟讀野史三千卷。
秦琪兒:張奉孝大學同學,祖上也是倒鬥手藝人,心思靈巧,視野廣闊,考古精英。
大金牙:秦琪兒之父,負責一應物事的搜集準備,以及與胡八一的暗線聯係。
挖墳刨墓這勾當,最是有損陰德,甚至會禍及子孫後代。凡操此業者,必定八字硬如金石,不事鬼神之屬,且才智過人,身手了得。兼有分金定穴之術,相看天象坤輿之能,才能夜入孤墳,探屍取物。
自黃帝遺民,以至袁世凱遜位,每朝天子甫一坐上龍椅,便竭天下財力以充地宮,所謂“事死如事生”,妄圖在陰間也作威作福,驅鬼使奉天子,鞭魂靈供驅策。這些深藏於古塚地宮的財寶,便隻帶出一件半件,後半生也足以衣食無憂了。因此,民間倒鬥之人,多是以取墓中財物為要。
話說這東漢末年黃巾軍作亂,曹操開官方倒鬥之先河,於軍中設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之職,專門盜掘藏寶諸陵,得金玉財物以充軍餉。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一身絕藝,傳至民間,後世又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揚名立萬,各領一時風騷。時至滿清末年,搬山卸嶺發丘三門,已漸勢微,隻餘得數名摸金校尉,還操著祖宗舊業,孤塚荒墳釘屍彈墨,進出地宮以求大利。
一九八七年,正是摸金校尉胡八一,攜忠實戰友王胖子縱橫祖國大地深山古墓大倒特倒的時候,張奉孝正在山東某師範學院曆史係讀大三。按當時的說法,這就是象牙塔裏的天之驕子,畢業之後國家分配到機關單位,一杯茶一張報,過那神仙也似的逍遙日子。與這倒鬥的勾當,本也扯不上什麼關係。
然,張奉孝何許人也?細說起來,與滿清末年的摸金好手張三鏈子可就脫不開關係了。張三鏈子,因其一身倒鬥的好本事,行內人不直呼其名,皆以張三爺代稱。張三爺精研易術,有神鬼莫測之機。古墓地宮,不論是隱埋高山大嶺,還是潛藏水中地下,隻要張三爺出馬,紫金羅盤一到,上觀天象三垣,下踩地理七星,劍指到處,便是墳塚所在,毫厘不爽。
世人都說,張三爺倒鬥倒出了名堂,家財巨萬,因而金盆洗手,成就了倒鬥行內的一段佳話。不過這可就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了。世上可沒有嫌錢多的,張三爺進出古墓無數,深知地宮中珍寶無數,又正當壯年,怎麼會舍得就此罷手?
張三爺金盆洗手的真正原因,那就是張家門裏不可對人言的秘密了。按張奉孝的話說,這與張家子孫所背負的血咒,有莫大的關連。話說張三爺某日挖進一座金國古塚,無意中得到了一幅十六字天象全卦。正所謂樂極生悲,這古塚大有門道,張三爺縱有驚天神通,也避不開以亡國之血所化的詛咒,張家子孫世世代代皆受其累。
張三爺素來不信鬼神之說,當時淡然一笑,渾不在意。哪知等到兒子出世,便應了亡魂之咒,張三爺猛然間頓悟,數十年來觸犯無數陰靈,隻怕難逃此劫,一怒之下,便要將十六字天卦付之一炬。也是天意使然,天卦隻燒掉一半,張三爺心灰意冷,將自己半生心血,結合十六字天象全卦,寫成《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一書,傳與徒弟陰陽眼孫國輔,囑托孫國輔盡力相助張家子孫以渡此劫。
孫國輔戰戰兢兢,把一身本事都傳給了張家長子張傳國。兩人天南地北四處探訪,見墳就挖,希望能從中找到破咒的線索。奈何機緣不到,張傳國一病不起撒手歸西。孫國輔知天意如此,徒歎奈何。隻身行走江湖之際,憑張三爺所授神機,救人無數,也算為張家積了些陰德。
後,孫國輔又收一徒弟胡國華,漸次傳至胡國華之孫胡八一。
胡八一與張家三兄弟,算起來倒是同輩,兩家淵源之深,也算是古來少有了。
這部書,便是張家三兄弟為破解血咒,穿越千年迷霧,追索地宮魂靈過程中所發生的一些故事。雖說奇聞怪談,能留下這些文字供後世之人解悶噴飯,也足以慰張三爺在天之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