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2 / 3)

****

四十年前那場“雲代李氏”的“兵諫”,是以同熙帝“反新學”為開端的。

彼時除了朝華長公主李崇環這個監國公主之外,平王李崇珩、寧王李崇玹都是眾人眼中有機會成為儲君的人。

因平王、寧王曾是“新學”在朝中最大擁躉,對於當時還是武安郡主的同熙帝為反對新學做出的許多努力,朝野之間是有不少非議的。

那時有人認為,武安郡主所稱的反對“新學”,不過是張遮羞布,掩蓋的是她覬覦皇位的野心。

之後她集結麾下原州軍與雲氏府兵、聯合定王李崇琰,一舉將大力支持“新學”的平王、寧王勢力蕩平,生擒平王、使寧王率殘部竄逃出京,最終大勢底定、君臨天下,似乎又更加坐實了這種陰暗揣測。

四十年來,隨著同熙帝的各項新政穩步推開,朝野間氣象一新,她的聲望也日漸穩固,這類非議之聲才慢慢少了。

但這類非議之所以漸少,並不表示當初有此揣測的人全都不再這麼想,隻是許多人不敢再將這種話宣之於口罷了。

而玄明從一開始就咬緊自己“平王李崇珩之孫”的身份,順利引來朝野上下的關切,這使同熙帝不得不謹慎處置這位突然冒出的李氏縉宗親後裔。

若在無實證的前提下就以“傳播新學”結案,按律將他誅殺或拘禁,眾人即便嘴上不說,心中也會偏向“同熙帝當年果真就是黨同伐異,如今還要斬草除根”這種判斷。

“此事若一招不慎,非但於陛下聲譽有損,隻怕連這幾十年來廢除‘新學’的種種心血,都有可能遭到質疑,”李君年雙臂環胸,若有所思地以右手食指輕點著下巴,“這個李玄明……咱們輕敵了啊。”

月佼有些著急地望向嚴懷朗。

嚴懷朗回視著她,揚唇輕笑,淡聲安撫:“你隻管去見他,隨機應變就是。若能問出當年那些人是如何穿過瘴氣林進入紅雲穀,自是最好的結果;若他不肯說,咱們另想法子就是。既當年那些人進得去,就說明紅雲穀的瘴氣林一定有攻克之法。”

有他這番話,月佼心中總算踏實了些。

****

宗正寺都司空獄中的訊室並非陰暗之所,反而明光堂堂。

耐性告罄的同熙帝早已回宮,此刻在堂上坐鎮的是頤合長公主雲沐,兩旁分別是陪審的吏部尚書陳慶林、監察司左司丞許映。

月佼跟在李君年與嚴懷朗身後進去時,頭一眼就瞧見堂下正中的玄明。

他坐在地上,手腳並無鐐銬枷鎖,卻又像是無力動彈。

月佼向堂上幾位執了武官禮後,便徑直走到玄明跟前,隔了兩三步的距離停下腳步,垂眸對上他打量的目光。

“想說什麼?”

月佼一身窄袖收斂的湖色坦領素錦武袍,領與袖與皆鑲滾了暗花銀邊,賠了鬆色重碧織錦腰帶做束,襯得她端麗的麵龐幹練規整,卻又有幾分灑脫的英氣。

玄明略略仰頭看著她,唇角隱隱有釋然笑意:“我隻同你一個人說。”

月佼聞言蹙眉,回首看向頤合長公主。

頤合長公主略一沉吟,衝她輕輕點頭,又示意陳慶林、許映與李君年隨她一同退出訊室。

嚴懷朗卻並未隨他們一道退出,而是不遠不近地守在月佼身後,警惕地注視著玄明,以防他有什麼隱秘後手對月佼不利。

“這家夥怎麼不滾?”玄明無比嫌惡地瞪向嚴懷朗。

嚴懷朗隻是遠遠投給他冷笑一瞥,卻並不搭理他。

倒是月佼理直氣壯道:“若他不能聽,那我也不聽了。”

“是說那日他為何斷我手腳,我早該想到的,”玄明恍然大悟,麵上神似諷笑,又似自嘲,“原來,他才是你選定的男人?”

那日在香河城郊的山上,嚴懷朗衝進去時月佼正受“縛魂絲”所製,隻依稀聽到打鬥之聲,卻並未親眼見他是如何對玄明下的手。

聽玄明這樣一說,月佼有些詫異地回頭看看嚴懷朗,“你……”

她指了指玄明,一時語塞。

見她這般反應,嚴懷朗心中微惱,又有些惴惴。

他在月佼麵前從來都是個近乎溫和端方的模樣,並不想讓心愛的小姑娘知道自己也有暴戾的一麵。

不過,他此刻不能也不願在玄明麵前露怯,神色仍舊淡漠自持,隻是微側了臉,避開月佼那似乎驚疑輕詢的目光。

玄明見狀幸災樂禍,哈哈大笑著又對月佼道:“神女似乎走眼了?這家夥可不是什麼溫柔的羊羔。可惜你當日沒見著他是怎麼掰斷我的手腕,又踩碎我的腳踝……那狠辣利落的,嘖嘖。”

嚴懷朗背在身後的手早已收緊成拳,薄唇抿成直線。

月佼回頭對著玄明皺眉:“有哪裏不對嗎?”

這個反應有些出乎玄明意料,他麵上的狂笑頓時凝固。

“他喜歡的人又不是你,做什麼要對你溫柔相待?”月佼略抬了下巴,輕哼了一聲。

因她此時是麵對著玄明,便錯過了身後的嚴懷朗眸中一閃而逝的錯愕,與隨後泛起的欣喜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