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明在東方剛剛泛白之時就離開了破廟,這次他是下決心一定要走的。所以,決絕的頭也沒回一下。他想既然決定要走就不要再後悔了,不要擔心會被餓死在什麼地方。老天要亡我誰也沒有辦法可以改變。何況,決定是自己做出的。縱然被凍餓而死也怨不著別人。
走的雖然很堅決,但是眼下麵臨的一個問題就是;要到哪裏去,哪裏才是自己的安身之處?找光明這樣想著便往前走,馬上就要離開這個小地方了心裏還真有點不是滋味。誰不戀家啊?盡管這裏已經沒有親人了但自己是從這裏長大的,多多少少也是有感情的。想到這裏,趙光明心裏又湧起一陣難言的酸楚。造成天下動蕩不安民不聊生的局麵,誰之過?
趙光明邊走邊這樣胡思亂想著。儒弱文人感傷世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像趙光明這樣自己練吃的喝的都沒有還在一味的做一些無用的空感傷也著實令人可笑。前天給那位將軍準備吃的時才吃的煮樹葉現在早已在胃裏消化了,空腹又走了這許多的路更是讓他倍感饑餓。可是,又不敢到人家門前去討要吃的還要躲避沿途過往的官兵,小心被他們發現捉去充軍。
就這樣,趙光明在饑寒交迫中艱難前行。前麵是一戶人家在家門口舍粥,一位六十多歲模樣的老人正在把桶裏的熱粥分給那些沒有飯吃的窮人。得了他的實惠的人都敬稱他為“秦大善人”,他本是當朝皇帝的老師,因為反對朝中一些大臣的投降建議憤而辭官隱居在家做一些無用的詩文諷刺時事。他是主張戰的,那些隻想到個人利益的大臣怕他,於是紛紛上書給皇帝說,秦忠在朝一致蠱惑皇帝出戰,讓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中。如不罷免秦忠,他們就要集體辭官。皇帝迫於壓力,在萬般無奈之下隻好罷免秦忠。
秦忠返鄉後,皇帝念他對自己教導多年,心懷感激,賜皇家禦用茶杯數個 ,褒獎“至聖恩師”的匾額懸於大堂,令世人效仿。秦忠回鄉以後,並沒有忘記皇帝對自己的恩惠,時時做一些有利於民的事。也算是回報了皇帝對自己的知遇之恩。讓他深感欣慰的是,自己雖然不在朝堂上了,但是當今萬歲是一代明君。他沒有在恩師被貶回鄉後放棄平定天下的宏圖大誌,而是一如既往的推行和恩師製定的作戰計劃。更有李躍這樣的優秀將領,不愁天下不平、百姓不安。
趙光明並不知道眼前的這個“秦大善人”就是朝中的肱骨重臣,眼睜睜的看著一桶又一桶的粥被滿街的窮人搶光。趙光明隻是在心裏著急卻不敢上前討要一碗來喝。因為,來喝粥的大多都是老弱病殘的人,他們要麼是沒有土地的來百姓要麼是在戰場上負傷退下來的軍人;他們好像有資格來喝這碗粥。因為他們都有光榮的故事拿出來炫耀,而趙光明沒有。他除了一條賤命以外什麼也沒有了。所以,他連過去喝完粥的資格都沒有。
滿街幾乎都是捧著碗喝粥的人,趙光明躲在他們中間隻有眼巴巴的看著。
他縮在一個不顯眼的牆角蹲著不動,想趁機尋找一個喝粥的機會。但是,身旁的人都像沒長眼睛似的對他視而不見,沒有一個人去問他是否吃飯了。也沒有一個人給他去盛一碗粥端過來給他喝。趙光明眼看著他們快樂的喝著粥,心裏隻有無限的羨慕。終於明白,苟且偷生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年輕人、、、年輕人,叫你呢!你過來,我有話給你說。”趙光明正蹲在牆角瑟瑟發抖,突然聽見有人叫,抬起頭正好看見秦忠在向自己揮手示意讓自己到他身邊去。趙光明心裏一陣忐忑,自言自語道:“這下完了,我還沒喝你的粥你就讓我過去,殊不知這一去有什麼事情呢!”趙光明裹了裹身上的衣服站起來走過去。就算被抓去當兵也要讓我吃飽了再說。他這樣想著已經走到老者的麵前。
秦忠慈眉善目一臉和藹的望著趙光明問:“這位年輕人是去參軍呢?還是、、、”他笑起來沒有把話說完。趙光明從他臉上看出一種嘲笑的意味。但是趙光明從小就看慣了這種眼神,所以也就見怪不怪了。“你別以為老子是來吃你的飯的,老子就算餓死也不會吃你的半粒飯粒的。老子是去打仗的,我們是仁義之師不會做那些雞鳴狗盜的事的。你別以為你在這裏舍幾碗粥就了不起了,沒有我們這些將士在陣上殊死拚殺,說不準你現在早就沒機會在這裏當好人了。”這一番話隻是趙光明對秦忠的戲謔。他從小被別人踩在腳下,沒有人看的起他。現在是兵荒馬亂時節,是個人就可以耀武揚威一番,也沒人去查你的身份。
趙光明的這番話不但沒讓秦忠生氣反而高興起來,他親自迎上去牽他進家門。秦忠最欣賞的就是這樣的豪傑之士,對這樣的人他是大加讚賞的。趙光明被秦忠帶進房裏,看見房中香氣繚繞如入仙境一般。在看到牆上懸掛的匾額更是膽戰心驚:暗自思量,這次自己真的掉進陷阱了逃是逃不了了,就是不知這位皇帝的老師怎樣處置自己呢!他跪下低頭不敢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