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改變(1 / 2)

青綢車上,雲筠掀開簾子一角撲扇著大眼睛好奇地望向車窗外。

她還是第一次到坊市中來!

隻見坊間有賣字撰文的文弱書生;有測字算卦的算命先生;有賣集香丸的遊醫山人;有賣虎皮膏藥的江湖郎中,有的攤前冷冷清清,有的攤前圍滿了人,還有梳著羊角辮的孩童不停地圍著製糖人的老漢打轉……

最近雲筠同姐姐一起跟著母親學管家,若不是今日母親要去巡視鋪子帶了她和姐姐,她也沒有機會出來。

雲筠看什麼都覺稀奇,歡快得像隻出籠的小鳥。

顧夫人和雲箏一直笑望著她,誰也沒有阻止。

待雲筠看累了放下簾子乖乖坐好,顧夫人吩咐鄭嬤嬤將小時雍坊內兩間筆墨鋪子的賬簿拿給兩個女兒看。

鄭嬤嬤聽了忙從匣內取出一摞賬簿擺在車內的小幾上。

顧夫人對兩個女兒道:“這裏是兩間筆墨鋪子的賬簿:一間是我的嫁妝鋪子,由周掌櫃在打理;一間是當年府裏分給你父親的鋪子,由劉掌櫃在打理。咱們不在京這三年,所有的鋪子都交給了掌櫃打理。其餘的鋪子已經核對過帳目,收支平穩並沒有太大的出入,隻這兩間鋪子的賬簿是前日剛剛送進來的。”

也就是說她們家自回京後隻餘這兩間鋪子還沒有核對賬目。

雲箏低頭一頁一頁翻看起賬簿,雲筠也忙依過去看。

藍色封皮的賬簿有六七本,賬目清晰明了,收支列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黃色賬簿隻有兩本且賬目混亂,東一筆西一筆還有連著幾日沒有記錄的情況,也不知是忘記記錄了,還是一單生意沒有,總之這兩本賬簿看起來比那六七本賬簿看起來還要費時。

雲筠隻能看出一間鋪子收入盈滿,一間鋪子虧損嚴重。但開門做生意有虧有賺應該屬於正常情況吧?

她對生意一竅不通,不由扭過頭去看姐姐,發現姐姐的神色同母親一樣凝重。

雲箏合上賬簿,抬頭對母親道:“同樣的坊市,同樣的貨物,賬目卻大相徑庭就很能說明問題了。不是有人刻意競爭,就是掌櫃的有問題。”

顧夫人點頭:“待會兒我們去看看究竟是何故。”

湧泉巷的筆墨鋪子前門可羅雀,顧夫人命車夫將車遠遠停靠在一邊,鄭嬤嬤服侍兩位小姐戴上帷帽,陪了兩位小姐一同進去。

乍一進去,感覺鋪子裏冷得像冰窖,貨架上布滿了灰塵,貨物雜亂不堪,屋中的房梁上竟還垂掛著一隻鳥籠子,裏麵養著幾隻鳥雀,見到有人進來立刻躁動起來,在橫杆上蹦來跳去。

四五十歲的劉掌櫃正躺在搖椅上閉目哼著昆曲,有人進來理也不理。

鋪子裏還有一個年紀不大的小夥計,正在櫃台後打瞌睡。

這時有位老先生進來買上好的端硯,他見了鋪子內的情況隻站在門邊皺眉問了問價錢並未往裏走,那迷迷糊糊的小夥計竟不知,扭了頭去問掌櫃。

那位劉掌櫃哼哼唧唧、咿咿呀呀對待客人待搭不理,十分托大。

客人還在等著,小夥計根本不知道上等端硯放在哪裏,隻好再問。

劉掌櫃被問得煩了,坐起身斜眼看人。

那位老先生見了,什麼也不曾挑選,搖頭歎息著走了。

之後再也沒有客人上門。

雲箏帶著妹妹站在那裏一直沒有人理會。雲箏什麼也沒說,帶著妹妹轉身離開,回到車上一一稟報給母親。